【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docx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docx

ID:57482649

大小:37.1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4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docx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docx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docx_第3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docx_第4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1页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什么叫做比例?2、判断(1)40:5=4×2是比例。()(2)35:7=140:28,也可以写成357=14028()3、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6:3和8:50.2:2.5和4:504、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我能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并会准确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自学导航1、什么是比例的项?2、什么是比例的外

3、项和内项?举例说明,师随机板书(1)呈现:2:4和3:6,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4=3:6什么是比例的项?(2)什么是比例的外项和内项?(二)、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4=3:6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3、6”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2和6”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4和3”叫做比例的內项。(设计意图:简洁的情境,简单的问答,准确定位教学的起点,沟通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嫁接新知探究的支点。)(三)、目标检测一1、根据9:3=51:17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2)在这

4、个比例中3和51叫做(),9和17叫做()。2、1510=32()和()是外项,()和()是内项。大家对目标一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猜数(1)大家看这一个比例2∶4=3∶6它们的比值分别是,1,2,6,……“2∶□=□∶6”,这个比例的外项不变,不过它的两个內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如4和3,2和6,……)(2)追问:正确吗?为什么?(求比值判断)(3)还有不同答案吗?(4)你能再举出不同的例子吗?(5)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2、猜想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

5、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內项的位置可以交换……)3、验证(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2)我们一起举例验证一下吧?示范:①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②求出比值;③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④组成比例;⑤算出外项的积和內项的积。(3)合作要求同桌互相交换验证。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4、归纳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5、完善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或ab=cd

6、(b、d≠0)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或bc=ad)6、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怎么相乘?(交叉相乘)(四)、目标检测二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12:4和1.5:0.5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2)306和15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设计意图:不完整的比例激发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猜数的兴趣,教师举例示范,为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比例的基本性质搭建支点,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数——猜想——验证——归纳——完善”的知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

7、欲望,让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三、综合练习(一)、基础题填空1、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2、如果A:7=9:B,那么AB=()3、如果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是48,一个外项是12,则另一个外项是()(二)、巩固题选择喜欢的方式判断下面的比是否能组成比例2:3和12:156:3和8:50.2:2.5和4:501.2:0.6和10:5(学法指导:假设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分别算出两个外项和两个內项的积,再肯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1)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

8、思考方法。(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1.2:0.6和10:5能否组成比例可以吗?(3)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师: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如果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內项的积,你会写比例吗?(三)、探究题1、根据5×6=4×152,写出下面的比例。5:4=():()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