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麦哨.doc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麦哨.doc

ID:57483626

大小:10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24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麦哨.doc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麦哨.doc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麦哨.doc_第3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麦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麦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 麦 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正确读写“晶莹、犹如”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过程与方法自读全文,反复诵读,与同学交流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教学难点[来源:学。科。网]体会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乡下人家》的生活令人向往,《牧场之国》的美景使人着迷,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富有情趣。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田园,来学习这篇《麦哨》,看看乡村孩子的生活是

2、怎样的。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中的生字。重点指导平舌音“穗”及多音字“嚼”的读音。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1)归类识字。归类示例:府—腑(肺腑)—俯(俯视)—腐(豆腐)(2)多音字。和应嚼(3)重点词语释义。晶莹:光亮而透明。犹如:如同。芽苞:花没开时包着花骨朵的小叶片。相间:(事物和事物)一个隔着一个。擎:向上托;举。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夸张)。天然: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沁:(香气、液体等)渗入或透出。[来源:学+科+网]肺腑:(多义词)①指肺

3、部,泛指人的内脏;②借指内心。此起彼落: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麦哨是什么?明确:用麦秸做的哨子。把麦秸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出示麦哨实物或图片)2.文中是怎样形容麦哨声的?明确:呜卟,呜卟,呜……3.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明确:第一部分(1、2):写欢快、柔美的麦哨声,与结尾呼应。第二部分(3~6):主要写田野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玩耍的情景。第三部分(7、8):写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此起彼落,传得很远很远。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来源:Z*xx*k.Com]1.交流“美”。赏析

4、下面句子。(1)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明确:写乡村孩子们在湖畔割草的场景。运用比喻手法,把“脸蛋”比喻成“月季花”,生动形象。作者抓住乡村孩子的外貌进行描写,突出了孩子们勤劳可爱、生气勃勃、纯朴的特点。(2)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明确: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抓住田间具有代表性的作物的特点,写出了田间各种作物旺盛的长势,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亮丽的画面,也营造了丰收在即的喜悦气氛。(3)草地柔软而有弹

5、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明确:“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柔软、茂密的特点,这样的运动场是农村特有的。2.交流“乐”。(1)吹麦哨。①文中写了麦哨的“欢快”“柔美”,你是怎样体会出其中的美的?明确:哨声之所以欢快,是因为乡村儿童的生活是无拘无束、快乐的,衬托了乡间儿童的美丽童年,这是一种自由美。哨声之所以柔美,是因为乡间的田野风光美好,人景和谐,那种浑然天成的画面有一种意境美。全文以哨声的“欢快”“柔美”为线索,行文流畅,意蕴悠长,有一种音乐的韵律美。②赏析句子:“一忽

6、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明确:“你呼我应”“此起彼落”体现出农村孩子的生活自由自在,充满欢乐。(2)土坡翻跟头、竖蜻蜓、摔跤。请找出相关句子,并说说写这个部分有什么作用。[来源:学科网]明确:相关句子在第5自然段。写出了男孩玩耍的内容,贴近自然,从中能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和无忧无虑。(3)采“茅茅针”。从第6自然段孩子们采集并品尝“茅茅针”的一系列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确:采集并品尝“茅茅针”,这是农村儿童所独有的经历,“剥”“抽”“放”“嚼”“吮”这些动词表现了乡村儿童的聪明、可爱。[来源:Z+xx+k.Com]3.体

7、会麦哨的含义。麦哨象征着什么?明确:麦哨象征着快乐、幸福。麦哨不仅仅吹出了欢快的哨声,也吹出了孩子们自由玩耍的快乐,吹出了乡间田野生活的幸福。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中的“擎”能换成“托”或“举”吗?为什么?明确:不能。“擎”字更显出麦穗儿的饱满,突出麦子的自豪和献礼般的郑重。“托”或“举”仅为一般的动词,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2.总结。本文语言优美,细细读来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而这欢快柔美、悠远绵长的麦哨声,不正如孩子们那无拘无束、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吗?咱们

8、也不用光羡慕文中的孩子们,课后,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玩玩,用相机拍下让你心动的美景和你快乐的身影,然后将照片带来与我们分享。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