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doc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doc

ID:57484794

大小:23.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8-24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反思参考3)成语故事两个成语故事虽然看似相同,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但是在表现人物的时候,写作方法却不尽相同.比如第一则故事着重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夸口”以及言语前后抵触的特点,从而烘托出“自相矛盾”的主题思想;而第二则故事则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表现“滥竽充数”的结果,如“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一副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和“只好逃走了”;这样一来,本课的训练点就找到了.抓住训练点进行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自然会被激发出来.首先朗读方面,对于这样短小直白的文章,三年级学生不难做

2、到正确、流利,但对于人物语言、动作的朗读却因为缺乏深层解读而显得苍白,那么第一个学习起点就是在学生通过预习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文本,把书读得“立体起来”,让人物形象活起来.其次,虽然课前学生都能说出两个成语的意思,但这样的知识来源,要么源于前一天晚上预习时把词典的解释背下来;要么源于过去在生活中获得的一知半解的认识,并未在他们的心灵里产生真正的共鸣和感悟.因此,第二个学习起点应该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走近文本,与人物对话,从而获得一次心灵的体验.如在教学《滥竽充数》时紧紧抓住文

3、中的两个动词“混”和“逃”,引导学生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合理的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道德认识,使成语蕴含的意义迎刃而解,昭然若揭.这样的习得比仅从词典或生活中得到的一知半解来得更深刻,也更丰富.但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用滥竽充数的两种意思造句,做得并不尽人意,说明课上的讲解不到位,或者是学生缺乏用这个成语的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