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教案2.docx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教案2.docx

ID:57503576

大小:24.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25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教案2.docx_第1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教案2.docx_第2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教案2.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教案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表学科地理主备人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课题气温和降水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自读课¨复习课¨试卷评析¨其它第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2、了解等降水量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出总结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体会降水的意义和与生活的关系。Z学习重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学习难点降水的形成条件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精心设计活动,提供充足的地图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活动题自学课文,课前搜

2、集资料,认识和了解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教法学法读图、启发、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知识链接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学教过程一、情境导入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打一自然现象)(学生猜谜语:雨)提问:降雨就是降水吗?(学生回答)展示图片,教师补充:降雨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还有降雪和冰雹等。下面我们来学习降水。二、新课学习(一)降水类型提问:你知道吗?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后,容器表面会形成大量的水珠,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明确: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是冷冻过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水珠。播放视频:降水的形成说一说:降水的形

3、成条件(学生观看视频后总结,回答问题)明确: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提问:你知道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几种吗?(学生回答)明确:降水的主要类型有三种: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展示:对流雨的形成过程动画讲解:对流雨的形成: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其特点为: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展示:地形雨的形成动画讲解:地形雨的形成: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其特点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展示:锋面雨的形成动画讲解:锋面雨

4、的形成: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其特点为一般强度小、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总结:成因分布地区降水类型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赤道地区地形雨湿润空气沿山坡爬升山地迎风坡锋面雨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被抬升沿海地区(我国东部)提问:降水量是怎样测定的?测量工具是什么?(学生回答)明确:用雨量器测量,一般为每天8时和20时测量两次,将两次测量的降水加在一起,就是当日的降水量。单位是毫米(mm)。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降水的形成条件、降水的主要类型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以及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通过读图、绘图、析图,学会描述各

5、地的气候特征。本节课内容较多,希望同学们课下加以巩固。课后作业板书设计降水的形成条件气温和降水降水的主要类型作业反馈教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