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知识点整理练习.doc

《周而不比》知识点整理练习.doc

ID:57665292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31

《周而不比》知识点整理练习.doc_第1页
《周而不比》知识点整理练习.doc_第2页
《周而不比》知识点整理练习.doc_第3页
《周而不比》知识点整理练习.doc_第4页
《周而不比》知识点整理练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而不比》知识点整理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课“周而不比”知识点整理基本要求1、背诵篇章:2.14、16.4、15.23、12.24。2、掌握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周、比、矜、斯责、举、道。3、理解孔子关于察人、择友、处事、待人等方面的主要观点。4、结合实际,说出“周而不比”的主要表现。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君子矜而不争()人焉廋哉()友便辟()()友便佞()事君数()忠告而善道之()二、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忠告而善道之:通,释作。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活用的类型,并解释)友直,友谅,友多闻:活用方式解释四、一词多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

2、)1、以2、事视其所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以德报怨事君数,斯辱矣君子不以言举人3、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字的特殊类型,并翻译句子)何以报德:,译:六、其他重点字词(解释)1、君子周而不比2、君子矜而不争3、观其所由4、察其所安5、人焉廋哉6、观过,斯知文矣7、好行小慧8、友谅9、友便辟10、友善柔11、友偏佞1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13、事君数,斯辱矣14、朋友数,斯疏矣15、忠告而善道之16、君子以文会友七、默写自测1、,小人比而不周。2、君子以文会友,。3、君子不以言举人,。4

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矣。,友善柔,,损矣。八、能力提升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夫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②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

4、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③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④,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选自《礼记》)[注释]①蜡(zhà)宾:古代君主年终祭祀叫蜡;宾:陪祭者②谋闭:谋,奸诈之心;闭,闭塞。③大人世及: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④田里:田,指阡陌;里,指闾里

5、。“田里”此处指田里制度。1、填空。《礼记》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是汉代以前各种礼仪论着的选集。所谓“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2、给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注音。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guàn)②男有分,女有归(fèn)③货恶其弃于地也(wù)④矜寡狐独废疾者(guān)3、找出本文中的三个通假字。①“矜”通“鳏”②“与”通“举”③“知”通“智”4、下列文言句式相同的两句是(AC)A、君子何叹?B、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C、丘未之逮也。D、众以为殃。5、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只

6、填序号)。(A、名词活用作动词B、形容词活用作名词C、形容词活用作动词D、使动用法E、意动用法)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B)②不能子其子(A)③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D)④以贤勇知(E)⑤以着其义(C)6、找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D)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译文](人们)厌恶把财物扔在地上,但也不必收藏在自己家里;人们厌恶不将力气从自己身上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了自己。  B、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译文]因此,奸诈之心和盗窃反乱的事都不会发生。C、各亲

7、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译文](人们)都爱护自己的父母,抚养自己的儿子,财货和力量都是为自己;天子诸侯以世代相传为礼。D、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译文]用(礼)来着明他们应做的事,用礼来考察他们的忠诚,显着有过错,就用刑罚加以惩治,用(礼)来指示人民要有常规。[注释]①本节选自《礼运》。《礼运》全篇主要记载了古代社会政治风俗的演变,社会历史的进化,礼的起源、内容以及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内容,表达了儒家社会历史观和对礼的看法。②蜡(zhà):年终举行的祭祀,又称蜡祭。③观(g

8、uàn):宗庙门外两旁的楼。(4)喟(kuì)然:感叹的样子。(5)大道:指太平盛世的社会准则。(6)三代;指夏朝、南朝和周朝。英:英明君主。(7)逮:赶上。(8)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孤:年幼无父的人。独:年老无子的人。废疾:肢体残废的人。(9)分(fèn):职分。(10)归:女子出嫁。(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