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后后》教学设计.doc

《前前后后》教学设计.doc

ID:57692553

大小:1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1

《前前后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前前后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前前后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前前后后》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前前后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前后关系的景物,让学生能够概括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2.运用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通过多种绘画形式表现物体前后关系。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快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学难点]:用绘画形式表现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具: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学具:水彩笔、纸张等工具【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游戏表演:捉“尾巴”(甲、乙同学是怎样跑的?)学生先说说,教师总结2.导语:同学们,可别小瞧了前前后后,这其中还有不少的奥妙呢,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好吗?(板书课题)二、观察发现1.

2、欣赏来自生活的图片2.欣赏绘画形式的图片3.观察图片中的景物是怎样排列的?是不是前前后后的?前面的物体与后面的物体看起来有什么区别?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前后排列的物体,有一个“近大远小”的规律。5.请说说看你以前有没有见到过“近大远小”的现象?三、探索体验1.讨论:你以前的绘画是怎样表现前后关系的?现在你准备如何表现?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绘画主题、形式以及绘画的顺序。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内容:绘画顺序、绘画比例、颜色的搭配等)4.创作点评,体验创作的快乐四、拓展延伸1.请试着用今天所学的“近大远小”的规律,把你对作品《    》的评价写出来。2.总结【教学反思】三年级上

3、册从《大人国与小人国》、《前前后后》等课到《今天我值日》。这是一组关于绘画方面的训练课程。它要发展人:区分大与小、前与后,直至发展到画面复杂的总安排构图、人物造型的素质培养。对于学生,一个班多层面的学生基础不平衡,怎么处理教材?为了教好教材而教显然是错误的,新课改精神告诉我:要活用教材教人,让人(学生)发展。我在处理这一组教材时是这样做的:首先,突出显示第三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只有让学生放开、感兴趣来画大与小等,才有可能学会知识与技能(第一维度)。关注第二维度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回顾总结自己走过的学习经历,归纳学习好方法。同时把这三维融合起来,注意不截然切割开来,反映到每一节

4、课的学生学习状态之中。教学《前前后后》一课,它比《大人国与小人国》来得难。不用说小学生,就是大人画复杂画也会搞错前和后的关系。怎么办?“突出显示第三维,关注第二维,多种教学方法引导第一维”恐怕不行。调整一下“突出显示第一维,关注第二维,淡化第三维”。调整的原因是:这一课程理性比较分析含量多了。于是,我把“观察比较看仔细”作为老师引导的重要教学内容,在第一维知识与技能上下功夫。课堂上,“这一块”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教具演示(表象积累)——学生上台画刚才的教具前后关系——出示儿童画让学生找前后——学生说前后事物,老师现场画——学生评老师:“对否?把前后事物找出来,用红笔标出。”由于合理调整三

5、维,教学效果较好。这一节课又使我明白:三维不是死教条一成不变的,要灵活使用它,以学生进阶性发展为总前提才是硬道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