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课文内容理解.doc

三峡课文内容理解.doc

ID:57704312

大小:14.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1

三峡课文内容理解.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三峡课文内容理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峡》课文内容理解1、中心思想:通过写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写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2、结构:(总写)三峡的山(第1段)——特点:连绵高峻(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密、高)正面描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正面描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以上写法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分写)三峡的水四季景色(第2-4段)第二段:夏季——水大流急(水流湍急)重点字:急——奔放美(一个字:急、险)写水

2、势大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和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境相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面表现了水流湍急的特点。(比喻、夸张)第三段:春冬——清荣峻茂,水位落差大重点字:清——清悠美(一个字概括:幽、秀)【写景由低到高,动静结合,善用形容词动词】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清澈)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静结合)写出三峡水位落差大的句子: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第四段:秋天——凄清寂静重点字:凄凉——凄婉美(一个字:凄)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

3、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文中的两处侧面描写(写法)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表现了三峡两岸群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面表现了水流湍急的特点。4、三峡水的特点:①水流湍急(夏季)②水势盛大“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夏季)③水位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④清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春冬)5、引用渔歌的作用:①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②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6、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在一起?答: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秋季是水枯

4、的时候。夏、春冬、秋的记叙顺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作者将春冬二季放在一道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皆有“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的盎然情趣。7、三峡建立的好坏:好:交通便利、可发电不好:自然环境被破坏,给人类带来安危。8、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

5、“倒影”写“绿潭”的静态,“素湍”显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该句写景动静结合,形神皆备。10、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①奇山:(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雄奇(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险峻②异水:(1)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奔放(2)素湍绿潭,清荣峻茂清秀(3)林寒涧肃,哀转久绝凄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