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文艺思想及现实意义.doc

论庄子的文艺思想及现实意义.doc

ID:57775456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8

论庄子的文艺思想及现实意义.doc_第1页
论庄子的文艺思想及现实意义.doc_第2页
论庄子的文艺思想及现实意义.doc_第3页
论庄子的文艺思想及现实意义.doc_第4页
论庄子的文艺思想及现实意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庄子的文艺思想及现实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名周,是战国屮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继承发扬了老子的道家学说,是道家思想的的集大成者。以他为代表的道家文艺思想对我国古代艺术的民族特色形成起了很大作用。郭沫若曾说:“秦汉以来的一部屮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他(庄子)的影响之下发展的,,,ZP59)闻一多也认为“屮国文艺出于道家"(见手稿)。然而,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较为偏颇的看法:一•提老庄,特别是庄子,就联系到“消极出世J“逃避现实”等概念,血忽视思想屮的有益影响。即使其哲学屮唯心主义思想给他的文艺思想带来消极影响,但文艺

2、思想是个综合体,还受到政治思想及世界观的作用,何况唯心主义在历史的长河屮也并不是一味的起消极因素。庄子正是不拘一格的走出道理说教模式,其言谈内容不注重引经据典寻求历史依据,而是海阔天空谈笑风生般轻松自如。在阐述哲学道理的同时,张扬自我风格,流露真实性情。在他“大而无半,往而不反”,无可验证稀奇古怪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生对社会严峻深邃的叩问;从他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形彖的比喻夸饰屮跃升到体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诚如苏珊•朗格所说:“艺术家将那些在常人看来混乱不整的和隐蔽的现实变成了可见的形式,这就

3、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但是,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心](P24一25)一.关于《庄子》一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篇。i般认为内篇大体由庄子本人所著,外篇、杂篇则是庄周后学所作,因血难免有参差不齐Z嫌。“其屮境界高的,如《秋水》、《天下》等篇,可说尚得庄子的真精神,而思想粗俗的,如《骈拇》、《马蹄》等篇,虽说是庄子后学所写,但和圧子的思想不仅毫无所会,甚至于由曲解而至于变成了庄子的罪人。心](PL3)本文将着重于较为纯粹的内七篇。

4、文如其人,《庄子》大都使用辛辣冷峭的文字,对社会上“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等诸多丑恶现象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他不仅长于论辩,而且冷嘲热讽的议论方式和生动活泼的描述构成了一种情感充斥、笔触纵逸、夸张渲染、意气纷呈的话语特征。有人说,庄子作书,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也是庄子文章的一大亮点。作为文本形式存在的《庄子》,千百年来一如始综,没有发生多大更改;然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庄子》,同样秉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共性,不同的人对庄子有着不同的认识。为然无论争鸣激烈到何种程度,也逃脱不了“哈姆莱特不

5、会变成李尔王”的基准。也如瓦雷里所说的“他们既在又不在,既运动又不运动,这便是一部作品的文本。其存在的行为改变着精神,并按照其不同的本质及状态而引起构思屮强有力的组合。但不管出现怎样的反动,其文本并不会改变,并能在另外的境况下和另外的个人的心灵小无限地激发千变万化的现觀„[4](P280-28l)二•庄子文艺思想概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审美标准庄子文艺思想的核心是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表现在他提出的“天籁"、“天乐”之音,“解衣般礴”之绘画,“言不尽意'‘之文学等

6、方而。在他“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话语屮,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可他走上向一种极端,否定知识,提出了“绝学”、“弃智"的主张,要求人们在无是非、无荣辱的虚无缥缈境界屮逍遥漫游。庄子认为“道”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Z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下》),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那么可谓进入了逍遥Z境界,“这也遂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绘画、文学所不懈追求的一•种艺术上的最

7、高境界心]&⑸。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耍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喋,就深刻受到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Z屮。如刘勰《文心雕龙》屮讲“人丈'起源于“自然Z道=在讲到诗歌的本质时说“人秉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IH然(《明诗》);讲文学风格时强调贵在“自然之恒资”(《体性》)。钟蝶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Z美。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岀“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直至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

8、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Z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岀z,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而应依托IH我“性灵”,书写H然本真的情感。2.由“虚静”到“大明”的认知境界庄子的“虚静”来源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寻求摆脱一切主观朵念,做到“涤除玄览”,最终达到认识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