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的意境(教师论文).doc

浅谈阅读的意境(教师论文).doc

ID:57777196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8

浅谈阅读的意境(教师论文).doc_第1页
浅谈阅读的意境(教师论文).doc_第2页
浅谈阅读的意境(教师论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阅读的意境(教师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阅读的意境黎真写诗有诗的意境,作文有文的意境。其实,阅读也有阅读的意境。何谓〃意境〃?意境就是〃意〃(主观情感)和〃境〃(客观事物)高度统一而形成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写作阅读都要达到的极致。写作要创造意境,就要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要描写的客观事物中去,因此,作者在写作时,往往带着强烈的感情。据说巴尔扎克创作《包法力夫人》时,写到包法力夫人服毒,自己嘴里也充满了砒霜的味道,写到包法力夫人死去,自己竟痛哭起来,并对当时去拜访他的朋友大喝:〃是你杀死了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大概也没少哭,他自己就说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

2、者痴,谁解其中味。〃甲戌本第一回眉批云,曹雪芹〃哭成此书,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阅读也应要进入意境,深入领会作者融合在作品中的那份感情。这样,读者和作者的感情便能碰撞出和谐的共鸣。阅读,怎样才算是进入意境呢?也就是说,进入意境有什么表现呢?阅读的意境,首先表现在进入了意境,内心就会有特别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如鱼得水,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却不可言传。台湾女作家琦君说,小时学习《铁他尼邮船遇险记》时,对老师以苍凉而低沉的声音念出的最后两句:〃慈爱之神手,吾将临汝矣〃的印象最深,牢牢记得,遇到自己有什么事好象很伤心的时候,就也用苍凉而低沉的

3、声音念这两句,〃当时的确有一种登彼岸的感觉〃,读《春夜宴桃李园序》《醉翁亭记》等古文,〃好象自己也有超然物外之慨〃。台湾女作家三毛在课堂上偷读《红楼梦》,读到光头赤脚的宝玉被一僧一道夹着,高歌而去时,〃忘了身在何处,心里的滋味已不是流泪和感动所能形容。我痴痴地坐着,痴痴地听着,好似老师在很远的地方叫着我的名字,可是我竟没有回答她。老师居然也没有骂我,上来摸摸我的头,问我是不是不舒服,我默默地摆摆头,恍惚地对她笑了一笑,在一刹间,我顿然领悟什么叫作境界,我终于懂了〃。阅读进入境界,由于内心的特别感受便会出现特别的表情,或喜或悲或叹。如明

4、朝的李贽在《读书乐》中说的:"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又如现代女作家谢冰心说,她小时〃看书看迷了,真是手不释卷,海边也不去了,头也不梳,脸也不洗,看完书自己喜笑,自己留泪……〃琦君也说,她小时侯读《浮生六记》、《雨梨魂》等书时,也是〃念到泪留满面为止……“阅读时常有的举止应是拍案,所以才有成语〃拍案叫绝〃。阅读进入意境有什么意义呢?如前所述,意境是写作阅读都应达到的极致。叶圣陶先生强调:阅读要注重吟诵,即表情朗读,实质上,也就是强调阅读要进入意境。他说,这样,〃对于讨究所得不

5、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才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这是叶老先生从事语文教育的经验之谈,它精辟地阐述了阅读进入意境的意义,深刻地揭示了阅读乃至整个语文学习的规律。阅读进入意境的重要意义,古人早就认识到了。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就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与叶老的话恰是异曲同工。去年十月,我到新余四中听课,课文是《雪》(鲁迅)。整节课让学生不同层次反复朗读课文,几乎用半节课的时间。通过朗读,

6、不仅使学生自己进入了意境,也使整个课堂进入了意境。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画龙,那么,这条龙到此已是呼之欲出,只须轻轻点睛(甚至无须点睛),这条龙就会破壁腾空了。阅读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从阅读的作品看,须是创造了意境的。书法家韩天衡曾说:有醉己之激情,方能有醉人之力作,不能醉己,安能醉人?他虽指的是书法篆刻,但移之于文学创作,也是恰当的。台湾女诗人涂静怡也说:〃对我来说,一首诗……必须要能先感动自己,才能进一步感动别人。〃由此可见,若不能感动自己,便也不能感动别人。这与韩天衡论书法,可谓殊途同归。从阅读动机看,要有主动性。主动阅读决定于满意

7、的阅读对象和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才容易进入意境,也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少慢差费,〃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其原因就在于看课外书属于主动阅读。从阅读方法看,要以〃读〃为主,要掌握阅读的技巧,有表情地去读,而且还要如叶老先生强调的那样,反复吟诵,深入揣摩。一篇课文教完之后,成败的关键是学生是否读熟读懂了课文,而不是做课文后面的练习。我认为,现在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阅读不能进入境界。从阅读对象看,教材要顾及体裁、思想

8、等各个方面,真正有意义的并不是很多;从阅读动机看,学生对阅读对象并无选择的余地,愿意不愿意都得跟着学,实际上属于被动阅读;从阅读方法看,不是以〃读〃为主,常常是默读一遍,朗读一遍,就得去思考、回答问题,做各种各样的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