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與反思.doc

《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與反思.doc

ID:57791869

大小:8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9

《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與反思.doc_第1页
《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與反思.doc_第2页
《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與反思.doc_第3页
《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與反思.doc_第4页
《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與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與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与反思赣州二中黄立珍课题《可持续发展》是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单元《国策经纬》的第三课框题作者及工作单位赣州二中黄立珍教材分析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热点。学牛通过木课学习,了解到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为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推动整个社会牛产发展、牛活富裕、牛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2、道路和建设牛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并付诸行动。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融入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框题在初三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通过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有个初步的了解,明确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非常严峻。通过这课学习,在思想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培养学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九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牛尤为重要。教学冃标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

3、目标。1、知识目标:学牛-认识并掌握我国的资源特点及其形势严峻性;学生初步懂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能力目标: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和节约资源;培养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冃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4、理念。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依据: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不但给当前的人类社会发展造成困难,而H对子孙后代的牛存构成威胁。寻求怎样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这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观,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这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只有掌握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木内涵及要求,

5、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2、教学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难点的依据: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社会阅历等方而的原因,对于这一问题关注不够,因而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说的课题是第二课时。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课时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讨论中学习各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让学生认识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一节课)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第一部分:首先是复习导入新课。(课件展不3分钟左右)。第二部分:创设

6、情境初步感知(4分钟)第三部分:讲授新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0分钟左右)第三部分:学生练习(见多媒体5分钟左右)第四部分:总结反思一-提高认识(3分钟左右)教师提示教师引导教师点评1、通过几组图片来复习我国的人口国情、特点和对策。2、通过几组图片和相关数据来了解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现状、与原因。熊猫的烦恼(课件展示4幅图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思考a、熊猫的烦恼是什么?b、怎样才能消除它的烦恼?探究活动一:(课件展示)案例、材料分析:如一个公共牧场,有若干牧民在放牧.每个牧民有两种选择,一是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

7、,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二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讨论:1、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会做岀怎样的选择?为什么?2、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探究活动二:(课件展示)有关循环经济的材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启发学生理解发(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及我国而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目的: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让学生自己结合阅读课本P125中景彖一、二并思考,结合P125正文内容,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确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所

8、形成的共识,这达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