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认识说课材料(精品).doc

正比例的认识说课材料(精品).doc

ID:57798534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9

正比例的认识说课材料(精品).doc_第1页
正比例的认识说课材料(精品).doc_第2页
正比例的认识说课材料(精品).doc_第3页
正比例的认识说课材料(精品).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正比例的认识说课材料(精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比例的认识》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京市景山学校的实验课本五年级下册《正比例的认识》,我的说课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反思四个部分展开。正比例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会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教材内容的改变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会增加正比例的图像?正比例的教学价值究竟在哪里?为此我翻阅了不同版本的教材,人教版教材描出(0,0)点,并把直线适当延长,而且用字母表示出了关系式;北师版教材,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之前安排了变化与变化的量,给我以重要的启示,正比例关系是以运动变化为前提条件的。运动是永恒的,数学

2、中引入了变量和相关联的量,七年级下册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八年级上册有变量和函数,一次函数;物理有匀速直线运动、压力压强。正比例关系是最特殊,最简单的线性关系。经过学习,我理清了知识的脉络,在教学正比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学习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规律的经验,在此之后还将学习反比例的认识,用比例法解决问题,到了中学还要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的教学正是学生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学习的重要的启蒙阶段。正比例教学可以渗透函数思想,促进中小衔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比例教学,学生真实的起点和内心的困惑又在哪里?我进行了问卷调查,80%的学生听说到正

3、比例,100%的学生能够体会变化规律,学生对变化规律的表述虽然还不十分全面,但已经具备了非常丰富的直觉体验。有80%的孩子能根据表格描出四个点并连线,还有10%的孩子能够多描出一个点,但是没有一个人描出(0,0)点,也没有把直线适当延伸,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学习过拆线统计图,描点连线是自然的本能的迁移,但是学生没有把表格、图像、关系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对正比例的认识还是孤立的,静止的,还没有形成运动的观点和变量的意识,经过调研,我想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图还远远不够,正比例意义的教学还应着力体现以下几点:运用多种表征方式,感悟正比例的意义要经历“数形结合”,建构正比例

4、概念;从“运动和变化”出发,渗透函数思想。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根据以上思考,我设定如下目标: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生活中的正比例关系。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2、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正比例的学习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方法和函数思想3、从运动和变化的观点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参透辩证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实施课堂教学的:首先从生活中引入,让运动变化进入数学,从而引入变量和相关联的量,教学课件是这样的。猜一猜,他是谁?随着年龄的增长再猜一猜,学生很快知道了答案,再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姚明

5、的身高和年龄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姚明的身高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身高和年龄是一对相互依存和变化的量,每一个孩子都有切身的体验,我把这一素材推向极致,学生非常感兴趣。恩格斯曾经说过:数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教学的引入非常短暂,但是给学生研究变量的先期感受,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学习方法上都做好了准备。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我给学生提供了两种素材,第一个材料是妈妈买鸡蛋的总价和质量的统计表,第二个材料是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统计表,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总结出关系式,探索出关系式的共性,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至此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正比例的特点,根据

6、前测我们知道学生对于变化规律的体会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因此对一环节的设计就不再多做赘述。学生经过探索表格,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变化规律,那怎样画图来呈现这种规律呢?我让学生进行了再一次探索实践,这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比例关系有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和关系式法。他们是相互转化,相互制约而又和谐统一的,其中关系式中的比值一定是灵魂,它潜伏在图中、表中,学生在探索图像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了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了正比例的意义。(下面我们看一个李云飞老师教学片断)学生在讨论图像的直与曲过程中,能够用0.5千克对应5元,把比值一定深刻理解并内化,要是多描几个点,不

7、是看得更清楚了吗?为此我设计了课件辅助教学,把0——1千克平均分成10份,把o-10元也平均分成10份,把对应的总价与质量描点连线,如果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或10000份,这些点会怎么样呢?会密密地自动地形成一条直线,还可以延伸到表格以外呢。课件的辅助生动地体现了点动成线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变量之间有对应,点与数对之间有对应,直线与关系式之间有对应。正比例的图像,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是一项重要的工具,它沟通了图像、表格和关系式之间的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