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人类学 ” 概念的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pdf

“主体人类学 ” 概念的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pdf

ID:57826157

大小:698.4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07

“主体人类学 ” 概念的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pdf_第1页
“主体人类学 ” 概念的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pdf_第2页
“主体人类学 ” 概念的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pdf_第3页
“主体人类学 ” 概念的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pdf_第4页
“主体人类学 ” 概念的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体人类学 ” 概念的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1卷第3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ol.51No.32011年5月JilinUniversityJournalSocialSciencesEditionMay,2011□人类学研究“主体人类学”概念的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陈秉公[摘要]人类学是研究“人本身及其文化”的学问,但长期以来却出现学科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的“偏移”,并产生严重危害。建立“主体人类学”和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是今天世界人类学界的历史性课题。它的解决对于人类重新认识和解读自己、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人类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实现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转变具在极其重要的价值。“主体人类学”概念及其知识体系包括:“主

2、体人类学”概念与研究对象,“主体─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命本体,“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构想,人类学方法论建构以及“主体─人”的生存价值前提等系统内容。[关键词]主体人类学;“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人类学学科体系重构[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MZ024)[收稿日期]2011-03-10[作者简介]陈秉公,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长春130012)二百年来,人类学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硕果累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贡献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然而,也留下某种遗憾———重视文化和社

3、会研究,忽视对“人本身”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偏移”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人本身及其文化”)和学科体系(解读“人本身及其文化”的学科体系),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状态,其社会功能受到局限。本文认为,人类学的“被边缘化”和“功能局限”的实质是人类学的“自我边缘化”和“自我功能局限”。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人类学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的“复归”。笔者在追踪人类学研究20余年的基础上,提出“主体人类学”概念,完成《主体人类学原理》知识体系建构,同时,提出“重建人类学学科体系构想”,即建立中国人类学学科体系。本文是对这一系统理论工程的凝缩和初步论证。一、人类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偏移”一般而言,人类学概念

4、是正确的。它是围绕关于“人的学问”或“人本身与文化”的学问阐述的。如: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自身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1]297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从词的来源看,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而实际上,人类学[2]234仅仅是人类各种科学中的一门科学。”“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观点和文化的观点来研究人类,涉及到把人类当作一个动物那部分人类学称为体质人类学,涉及到生活在社会里的人类所创造出[3]321来的生活方式那部分称文化人类学。”“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人类学家主要关心的是作为[4]7生物上单一种属的人,即智人及其祖先、近亲。”“人类学的英文anthropology

5、源于希腊语·57·[5][5]268-269‘人的学问’的复合含义。”“人类学是研究人性和文化的学问。”如果仅从人类学概念看,人类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或“人本身及其文化”的学问。这种认识并没有发生“偏移”。然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却并没有严格沿着人类学概念的思路发展———研究“人本身及其文化”。人类学在经历了“生物人类学”以后,将核心视域转向了“文化”,忽视甚至放弃了对“人本身”的研究,产生了普遍性的人类学“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的偏移。这主要表现在:(一)人类学核心视域的“偏移”———关注“文化”,不关注“人本身”二百年来人类学的核心视域大致经历了这样的转换:“神学

6、人类学”—“生物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神学人类学,将人看作“神的造物”,主要关注的是神而不是人。到19世纪,随着进化论的出现,产生了“科学人类学”,核心视域转向了研究“生物的人”,将人当作一种自然的生物,通过人与动物的比较以及对人的生理现象的研究,确定人的特性。这与“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范围有某种重合。但是,它遇到了各方面的责难,认为这种方法无法说明“理性的人”。于是,人类学将核心视域转向了文化,创造了学派林立的“文化人类学”,并成为人类学的主流,甚至有人认为“人类学”就是“文化人类学”。它将人当作一种“文化的生物”,用文化现象及其演进来表征人和说明人。“文化人类学”丰富了人类学知识

7、宝库,硕果累累,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至关重要的弊病———将“文化”等同于“人本身”,认为研究了“文化”就等于研究了“人本身”,以至于发展到用“文化”遮蔽“人”、代替“人”、反对“人”,使人类学[4]5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发生“偏移”,使“人类学”变成另一种版本的“文化学”或“社会学”。(二)人类学研究对象的“偏移”———研究“文化”,忽视甚至反对研究“人本身”长期以来,人类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是“文化”,而不是“人本身”。人类学论著普遍将“文化”列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