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doc

物理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doc

ID:57848786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1

物理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doc_第1页
物理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doc_第2页
物理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doc_第3页
物理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doc_第4页
物理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理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一、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习惯,为解题打下坚实的基础解析物理习题时,经常要应用相应概念、定律和公式,从而决定解题的方向和思路,正确的概念是解题思路的基础,如果概念不清,定律不熟,则必无正确思路[1]。所以,首先要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定理、定律等烂熟于心。其次,要加强物理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对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区别相似的定律,以促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2]o比如在学习电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常常会混淆,解题吋经常分辨不清。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这样处理:在开始教

2、学串、并连电路规律时,让学生在笔记本上专门留一页面,把这页面平均分成两边,一边画上串联电路图,另一边画上并联电路图,紧接着每学一个规律分别归纳在下而,对比记忆,每天开始上课时,让学生花一两分钟时间先复习一遍,然后紧接着提问巩固。长时间以后就会发现,这样多次重复对比,学牛记忆很深刻,应用这些规律解题时就得心应手。这个方法可用在其他知识的学习、记忆上,效果很好。对于物理学中的计算公式要特别强调其适用的条件,只有弄清了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解决问题。比如使用欧姆定律解题吋,学生经常生搬硬套,应用已知条件时张冠李戴。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

3、强调欧姆定律有三个适用条件:①每个物理量只能用国际单位,即I的单位取A,U的单位取V,R的单位取Q;②同一性,即I、U、R必须是同一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电阻值;③同时性,即必须是电路在同一种状态时的I、U、R,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即使是同一个用电器,如果在不同的电路状态时,则它的I、U、R的大小也会改变,还要强调使用欧姆定律时,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学生掌握了这些适用条件,在使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就能做到心屮有数、思维清晰,就不会乱用已知条件。每个物理量都涉及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要教会学生掌握每个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3]。例如在教学电功率的计算时,用

4、到的公式P=Wt就要强调它的适用条件有两条:①每个物理量统一采用国际单位,即W的单位是J,t的单位是s,那么P的单位就是W;②每个物理量统一采用常用单位,即W的单位是kwh,t的单位是h,那么P的单位就是kw。还要强调,这两套单位各自独立不能混用,但是kwh和J同是电能的单位,它们之间可以换算,即lkwh=3.6X106Jo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明确解题思路解析物理习题时,一般有以下解题思路:1•审题。培养学生解题习惯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4]。在教学屮经常出现,教师在订正学生做错的习题时,要求学生认真读

5、完整个题目,从而知道自己错在哪儿。这就说明学生做题时审题不认真,经常是扫一眼题目就答题,根本没有弄清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甚至连题口都没有读完,就自作主张地答题。所以,认真读题是审题的关键。要求学生在读题过程中手里拿着铅笔,把重要的己知条件都画出来。比如,力学习题里有“某个物体”、“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等条件都一一勾画出来;电学习题里要特别注意找出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初步明确题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只有读完整个题目后,才能根据题意正确判断,它属于什么知识范围的问题,可应用哪些知识解决。2.确定研究对象。要研究的是哪个物体、哪段电路、哪

6、个用电器等,找出研究对象的已知量。在解决探究类问题时,要求学牛先找出“探究口的”,明确题口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确定研究的对象、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3.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综合。在弄清研究对象的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明确问题所遵循的物理规律[5]。如对力学的研究对象某一物体,搞清它的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或做功情况分析;对电学的研究对象某一电阻、用电器或某一段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情况如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题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4.建立有关的关系式。依据问题己知的条

7、件和物理学的相关规律,用文字和符号表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式。物理计算题的书写格式非常垂要,一定要先把物理量的单位统一,然后写出公式,必要时还要进行公式运算。5.进行运算讨论。解题运算公式需要代入数据和单位进行计算,有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讨论。确定了解题公式后,还要明确公式的适用条件。计算得出的结果一是要带上对应的单位,如果是计算题则还要进行问题的总结冋答。当然,有些物理习题尚有…些具体思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思路,要靠教师经常地引导和学生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按着清晰的科学思路分析、讲解问题,但在讲解后还应提示学生,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解题方法?教师

8、良好的示范性,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