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

ID:57851499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1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_第1页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_第2页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_第3页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_第4页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金凤区第五小学王丽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正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为明显,为了课堂教学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第一、努力营造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教学情境。学生是主体,是学习活动的发动者和维持者。只有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自己的学习,这种活动才能不断地维持进行下去,外界的强加是不起作用的。为了达到启发诱思、发现问题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克服“独霸”讲台的弊病,努力营造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教学

2、情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去探究、发现,达到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我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多媒体(fash课件)导入新课进行教学,收到良好

3、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三徒弟分西瓜”的故事。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设疑巧妙,激发兴趣。5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积极引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有机组合,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四年级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节时,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道理,可先提出这样四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己进行探究,学会弄懂,找出每个问题的答案,搞清它们的来龙去脉。(1)为什么一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一变,小数的值就变了呢?(2)为什么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变大了呢?(3)为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变小了呢?(4)一个小数的小数点每移动一位,小数大小的变化,为什么是十倍的关系呢?如果课前教师对这部分教材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较透彻,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学生深入

5、浅出,点拨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追问巧妙,激活思维。“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而小学教学中概念、算理、法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因此教师要巧妙追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求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学生通过自学研讨,发现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必须包含18和30的全部公有质因数的乘积。所以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2×3=6。但许多同学却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因此教师追问:为什么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必须包含它们全部公有质因数?教师这一追问

6、,课中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思维仍出现了堵塞,不知所措。这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闪动18和30的公有质因数2、3,去掉一个公有质因数3。是不是能得到最大公约数?学生的思维畅通,剩下的2虽然是18和30的公约数,但不是最大公约数。这时学生体会到少一个公有质因数不行,多一个独有质因数也不行。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结合学生的理想,问:“你们不是有很多人想成为医生吗?那么我考考你们,知道一般人在运动时心脏每分钟能够承受多少次心跳吗?”这样,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于是我就给他们提示:人在运动时的心跳速率通常和人的年龄有关,如果用a表示

7、一个人的年龄,有b表示正常情况这个人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那么b=0.8×(220-a)。然后让他们计算自己正常情况下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是多少?议一议“5一个45岁的人运动时10秒心跳的次数为22次,请问他有危险吗?为什么?”。老师通过巧妙的设问,学生通过积极的“探”,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与方法。4、巧设实验,化难为易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动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表面上看,动手实验浪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但它更有突出之处,使学生不仅善

8、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会培养学生敢于主动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设计让三个同学一起做甩小球的实验,学生从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