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层施工方案.doc

底基层施工方案.doc

ID:57894584

大小:10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02

底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底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底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底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底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底基层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案简述本合同段底基层设计为3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我部拟分成2层铺筑,两层厚度均为15cm,目前底基层试验路段已完成,计划于8月13日开始进行底基层摊铺。1.人员组成: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主要人员表序号姓名岗位职责1沈建成项目经理项目总负责2徐中元常务项目副经理现场项目总负责3贺吉宁项目副经理现场项目负责4吴建华项目总工现场技术负责5马丰林试验室主任协助负责摊铺前后的试验工作6拓守博施工队长全面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7高永怀技术员负责施工抄平挂线工作,主要控制纵断高程及横坡8张亮技术员9曹学兵技术员10

2、韦佳亮技术员负责厚度、平整度,并复测已铺筑好的纵断高程11马中华施工员负责碾压工作,主要控制底基层压实度12牟健质检负责人全面负责检测底基层各项指标13师亚丽质检员负责检测压实度、宽度、厚度、平整度、横坡等指标1414林卫统试验员负责拌和站所有的试验工作15孙云杰试验员负责摊铺现场的试验工作16余林伟专职安全员负责摊铺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2、主要材料:a.水泥:平凉崆峒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崆峒牌P.O32.5水泥。b.碎石:规格为20~30mm、10~20mm、5~10mm、石屑(0~5mm)的4种石料均取自三关口料场c.水:泾源县大湾乡何堡村生

3、活饮用水(经化验符合规范要求)。3、施工机械设备:投入机械设备表名称单位型号数量备注稳定土拌和站座路通6002摊铺机台4平地机台PY1602胶轮压路机台26T2振动压路机台YZC20B4振动压路机台YZC22B2自卸汽车辆12T以上40洒水汽车辆6000L8装载机台ZL50C814投入各种主要检测仪器名称单位型号数量备注全站仪套TC9051水准仪台SD323米直尺把3M130米钢卷尺把30M2土工试验仪器套16米直尺把6M2二、施工工艺1、检测路基在进行底基层摊铺前,先对交工验收的路基进行复检,确保路基各项指标合格。对不能满足摊铺要求的部分段

4、落进行整修,以便消除由于路基质量的缺陷对底基层摊铺质量的影响,做到防患于未然。土方路基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压实度(%)零填及路堑上路床(cm)0~30≥96按JTGF80/1-2004附录B检查: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3路堤(cm)上路床0~30≥96下路床30~80上路堤80~150≥94下路堤>150≥932△弯沉(0.01mm)不大于设计要求值按JTGF80/1-2004附录I检查33纵断高程(mm)+10,-15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2144中线偏位(mm)50经纬仪:每20

5、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25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米尺:每200m测4处26平整度(mm)153m直尺:每200m测4处×3尺27横坡(%)±0.3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8边坡符合设计要求抽查每200m测4处12、施工放样1)用全站仪准确的放出底基层中线桩,且加强保护,避免中线桩被破坏。2)根据确定的中线桩位置和底基层单幅宽度,安置钢钎桩,每隔10米一个,同时在底基层边缘位置进行模板支护。3)摊铺机在铺筑时振动和夯锤对混合料具有一定的压实作用,我部依据底基层试验路段总结所得出的结论,确定松铺系数为1.33。依此计算出挂线高程,

6、并指导施工人员进行边桩两条基准线的挂设。挂线完成后,用水准仪对挂好的基准线进行复核,以确保纵断高程准确无误。挂基准钢丝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a、基准钢丝的间距为10m,采用2台水准仪测量钢丝的高程并进行复核,路面施工高程按照高出设计标高1-2mm进行控制。b、基准钢丝采用φ3mm高强钢绞线,用紧线器拉紧,每两根支柱的挠度不大于2mm。c、基准钢丝应靠近熨平板布设,以减少厚度误差。144、备料积极进行施工前的备料工作,不因材料的短缺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底基层所用水泥、碎石、石屑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材料设专人管理、专人验收,严把质量关,碎石料的

7、级配严格按照每2000m3检测一次。做到材料堆放有序,不同规格的材料不得混合堆放。5、混合料的拌和混合料的拌和采用路通600T/h型稳定土拌和站,拌和前已完成了对拌和站的标定工作。碎石严格按照试验室确定的级配要求进行掺配,按混合料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和。混合料拌和严格按照批复的配合比(质量比)进行。即:水泥:集料=4:100;不同规格碎石掺配比例为:20~30mm:10~20mm:5~10mm、石屑(0~5mm)=25%:20%:13%:42%;最大干密度为2.38g/cm3;最佳含水量为5.1%,拌合时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提高0.5-1.0%,

8、以补充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水分的损失。施工拌和时的水泥剂量根据规范提高0.5%。级配满足下表要求,试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2MPa。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集料的级配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