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doc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doc

ID:57921136

大小:7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4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doc_第1页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doc_第2页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doc_第3页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doc_第4页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软坚消肿屮药及外敷屮药治疗;对照组应用三苯氧胺治疗。2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o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效果显著。【关键词】中药内服外敷疗法;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文章编

2、号】1004-7484(2014)06-3842-02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占乳腺疾病的首位。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12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年龄38〜57岁,平均42.5岁;病程8天一4年,平均3.7年。对照组60例,年龄40〜58岁,平均4&5岁;病程4天一6年,平均3.8年。经卡方检验,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以

3、200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的诊断标准为依据。①症状与体征:乩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到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连续疼痛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b.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可有乳头溢液或瘙痒。②排除标准:排除初潮前小儿乳房发育症、男性乳房发育症及乳房恶性肿瘤。③辅助检查。并经我院GE公司彩超及国产

4、高频钳靶X线检查诊断。1.2.2痰瘀互结型分型标准主症:乳房刺疼;肿块呈多样性,边界不清,质较韧;舌暗红或青紫或舌边尖有瘀斑,或舌下脉络粗胀、青紫。次症:乳房刺疼和(或)肿块与月经、情绪不甚有关:月经衍期,行经不畅或伴有瘀块;舌苔腻,脉涩、弦或滑。具3项主症或2项主症+2项次症即可诊断。1.3排除标准经彩超及常靶X线摄片排除良恶性肿瘤患者;哺乳期及有心肝肾和其它脏器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1.4治疗方法1.4.1治疗组:中药外敷采用广东省科技攻关课题成果中药药贴成分:玫瑰花橘核丁香当归冰片乳香肉桂等各等分共

5、研细末备用。用法:把上述药适量炒热(不烫皮肤)后用医用纱布包裹外敷在肿块最明显及疼痛最明显之处[1]。1次/d。1.4.2中药内服中药选用:半夏12g、陈皮20g.桃仁12g、红花10g、益母草12g.莪术8g、丹参10g>瓜萎20g、僵蚕10g、海藻10g.炒白芥了•10g、山甲珠15g、山茨菇3g、牡蛎10g、七叶一枝花10g、柴胡10g、桔梗10g、淫羊董15g、菟丝子15g、杜仲15g、老鹿角5g研细末。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1.4.3对照组:口服三苯氧氨lOmg,2次/d,饭后口服。以上

6、两组服用时间均为3个疗程,每疗程21天。经期停用。所有病例均门诊随访6个月。1.5疗效标准按照全国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指定的疗效标准。临床痊愈:肿块和乳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显效:肿块最大径缩小N1/2,乳痛消失。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Wl?2,乳痛减轻,或肿块缩小21/2,乳痛减轻不明显。无效:肿块及乳痛均无改善。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2.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数据中疗效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2结果治疗组60例:治愈49、显效10、有效1例。治愈率82%;对照组:治愈31例、显

7、效10、有效15例、无效4例。治愈率52%•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讨论乳腺增生病是一种慢性乳腺良性疾病,内分泌激素失调的观点已被人多数学者认可。西医治疗主要有外源性激索类药物治疗和手术。内分泌治疗虽有效,但其副作用多,且存在停药反应筹缺点。手术治疗对局限性增生病灶疗效较好,但对弥漫性病灶疗效不佳,且有创伤,患者不易接受.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其发生多丁肝、肾及冲任等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宜疏畅而条达,情志不畅,郁久伤肝,致气机郁滞,蕴结与

8、胃络乳房,经络阻塞不通而发生疼痛[2]。肝气郁久化热,灼津炼液而呈痰,肝郁日久,气滞血瘀痰凝而呈肿块,结滞乳中成乳癖。乳房位于胸屮,与肺相邻,肺气的宣发使精气向外滋养乳房。当气机失调时可致乳房疾病发生。清代余听鸿谓“鄙见治乳症,不出一气字足矣”,《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气者,皆属于肺”,《类证治裁》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从经络循行上看,肾、肺二经均与乳房相连,肾、肺功能失调则致乳房疾病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