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doc

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doc

ID:57978433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5

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doc_第1页
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doc_第2页
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doc_第3页
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doc_第4页
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摘耍】李康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病位在骨属肾,主要以正虚为主,外邪乘虚入侵,致经络气血凝滞,筋骨、关节不利,以致拘挛痿弱不用。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面总结李康教授治疗该病的经验,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治疗;经验;中医药;中医师;李康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4.01.014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病变,主耍累及紙酩关节、行柱及脊柱旁

2、软组织,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而造成患者终身残疾[1]。初步调查显示,我国AS患病率高达0.3%,男女之比为2〜3:1,女性多发病缓慢[2-3]o该病好发于青年人,发病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和8岁以前发病者较为少见,常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该病属中医学“大偻”“骨痹”的范畴。目前西医治疗AS多采用非帑体类抗炎药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能暂时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或控制炎症,但长期服药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副作用大[5]。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李康教授从事临床、科研工作

3、30余载,在诊治A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学中有很多关于“痹证”的论述,在《济生方》中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皆因体虚,睦理空虚,感风寒湿之气而为痹也。”《素问》指出:“阳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李康教授认为,AS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总不外虚、实两端。并指出其病因病机主耍为正虚为主,风、寒、湿、热之邪乘虚入侵,致经络气血凝滞,筋骨、关节不利,以致拘挛痿弱不用。病位在骨属肾,主耍为督脉、足少阴、足太阳循行所过;在临床上常依据感受风、寒、湿、热诸邪的偏重及体质

4、的差异,将AS分为不同证型。由于四邪均可引起气血不畅,故瘀也为各证共同的病因病机,也与20世纪80年代初娄多峰教授提出的“虚邪瘀”观点一致[6]。2辨证论治对于该病急性期的治疗,李康教授强调急则治其标,根据临床辨证施以祛风散寒、清热利湿及化痰活血祛瘀等治法为主,兼顾扶助正气;缓解期则以扶助正气为主,辅以祛邪;临床常分为风寒湿痹型、湿热内蕴型及正虚血瘀型3种证型进行辨证施治。2.1辨证分型2.1.1风寒湿痹型症见:腰紙及脊背部疼痛,晨僵不适,常伴有沉重感,活动后减轻,劳累后加重,甚则脊柱活动度减少,或合并外周大关节

5、(如膝、踝关节)肿胀、疼痛;恶寒发热或畏寒喜暖,天气变化或受凉时疼痛较剧;舌淡、苔口腻,脉沉或沉细或沉弦。治宜祛风除湿散寒、活血通络止痛,以自拟经验方痹1号加减。基本方:羌活15g、独活15g、千年健15g、威灵仙15g、乌梢蛇10g、当归15g、延胡索10g、峡蚣3g、苍术15g、口术15g、制川乌4g、口芍15g、桑寄生10g、陈皮10g、甘草6go方中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乌梢蛇、峡蚣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疏散十二经之风邪;川乌温经散寒,是治疗关节疼痛之要药;配用当归、延胡索、口芍养血活血、止痛之品,其

6、用意有二:一为痹者闭也,诸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每致瘀阻;二为当归、白芍还可以制约诸热药之燥性,以防耗伤阴血。苍口术、陈皮、桑寄生等药物健脾理气、补肾、不忘祛邪扶正。对于畏寒肢冷、肾阳已虚者,加熟附片、桂枝等。2.1.2湿热内蕴型症见:腰紙、脊背及紙骼关节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外周关节红肿、疼痛,皮温较高;关节僵硬不适,屈伸受限,夜间尤甚,可伴有全身发热,或高热、疲倦,身重发热,口干口苦,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或濡数。治宜除湿清热、活血通络止痛,以自拟经验方痹2号加减。基本方:秦沉15g、木防己1

7、5g、黄柏15g、知母15g、当归20g、土鳖虫10g、苍术10g、制川乌4g、生地黄15g、忍冬藤15g、香附10g、石斛15g、甘草6go方中秦苑、防己、制川乌等药物具有祛风除湿、清热通络止痹痛之功效;黄柏味苦燥湿,性寒清热,与苍术相配增强除湿清热之力;忍冬藤味甘性寒,既能清热又能祛风湿除痹;当归、土鳖虫等药物补血活血止痛,具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热之所至,其阴易伤,故配以丰地黄、石斛、知母相须为用具有滋阴清热之功。《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地黄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除痹。”并根据病情,随证加减,

8、活动期若邪热炽胜,加水牛角、石膏以清热泻火;湿滞较重者,加慧及仁、泽泻之品;邪热郁久伤阴者,可加玄参、麦冬、石斛之类;久病入络,脉络痹阻不通者,可加土鳖虫、全蝎、娱蚣、僵蚕等。2.1.3正虚血瘀型症见:脊柱、腰髓或尻尾部疼痛、僵硬,屈伸不利,甚则活动受限;或脊柱关节周围皮肤色暗,按之坚硬;周围关节肿胀变形、肌肉萎缩,或刺痛或木痛,或颜面虚浮无华、体质瘦弱;或畏寒肢冷,疼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