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ppt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ppt

ID:58014732

大小:1.3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9-04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ppt_第1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ppt_第2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ppt_第3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ppt_第4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的临床应用2019-07-20侵袭性真菌感染概述引起侵袭性真菌病的三种主要真菌: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2019年2季度病原菌中细菌与真菌比例96%4%1319株59株2019年2季度真菌分布51%36%87%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诱因4.骨髓和实体器官移植使用激素治疗的病人1.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2.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5.AIDS感染、基础类疾病3.插管等侵袭性治疗6.使用激素治疗的病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点1不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4感染菌种变化,白色念珠菌感染率下降,曲霉菌感染率明显上升3

2、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往往被原发病掩盖,病程长,发现较晚,死亡率高2致病力一般较弱,机体免疫低下时发生延长了真菌感染的高危期患者人数进一步扩大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现状医学及相关科学的进步危重病人的存活期延长真菌感染率日趋升高,IFI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确诊困难入院至确诊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时间中位数为15.5天入住ICU至确诊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时间中位数为10.0天入院至确诊IFI的中位数时间入住ICU至确诊IFI的中位数时间15.510.0GuoFengmei,etal

3、.JAntimicrobChemother 2013Jul;68(7):1660-8.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确诊困难ICU患者侵袭性曲霉感染尸检检出率高达59%,远高于临床所见。百分比MeerssemanWetal.AmJRespirCritCareMed.2004;170:621–625n=14n=9n=12十二小时内有效抗真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Sept.2005,p.3640–3645.患者死亡率随起始治疗时间延迟显著上升侵袭性真菌感染

4、现状-需及时治疗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基础疾病掩盖确诊需侵入性手段获得组织标本但侵入性操作常常难以实施真菌检测项目开展相对不足或滞后诊断困难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诊断困难原因真菌传统检测方法及局限性传统诊断方法问题培养无菌体液培养阳性为诊断“金标准”血培养阳性率低、时间长,对曲霉临床价值低非无菌部位/体液培养难以区分定植和感染镜检无菌部位/体液阳性率更低无法区分定植与感染技术/经验要求组织病理学/细胞学检查诊断“金标准”有创性检查,病人的依从性差,有风险阳性率低,对仪器及检验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特异性差对

5、IFD的诊断时间较晚影像学检查对侵袭性真菌血流感染无诊断价值基于血清学的非培养检测技术隐球菌念珠菌血清学检测抗原检测抗体检测(1-3)-β-D葡聚糖(Glucan,G试验)曲霉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隐球菌荚膜多糖(GXM试验,ELISA,胶体金)念珠菌甘露聚糖(Mannan,Mn试验)曲霉菌IgM/IgG抗体(ELISA,胶体金)念珠菌IgM/IgG抗体(ELISA,胶体金)曲霉菌念珠菌曲霉菌真菌筛查隐球菌感染隐球菌为圆形菌体,外周有荚膜,内有反光孢子,但无菌丝。隐球菌属已知有37个不同

6、的种,但具致病性的多为新型隐球菌,其特点是菌体由一层很厚的多糖荚膜所包被。新型隐球菌主要包括新生变种、格特变种等荚膜多糖抗原是隐球菌特有的分泌物,可以作为隐球菌感染的诊断依据传统检测手段1.印度墨汁染色:敏感性差,阳性检出率低2.脑脊液或血液培养(金标准):阳性检出率低,培养(2-10天)及鉴定时间长,易误诊3.抗原检测试验:脑脊液和血清样本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可达到97%和87%*,能实现早期快速诊断墨汁染色(菌体)真菌培养(活菌)ELISA(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法(荚膜多糖抗原)胶体金法(荚膜多糖抗原)现有检测手段

7、:隐球菌抗原检测——胶体金法快速检测方法高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性能可靠结果准确【特点】操作程序简单;快速检测:30分钟出结果;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1.2ng/ml;灵敏度特异性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95%99%墨汁染色86%100%真菌培养60%100%检测方法比较适用科室及临床意义新型隐球菌感染可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最常见的感染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肺部、皮肤等。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神经内科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包括脑膜炎或亚急性脑膜炎、散播型脑膜炎等。临床症状:首发症状间歇性头痛、恶心及呕吐,伴低热、周身不

8、适、精神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病情发展,头痛渐加重转为持续性、精神异常、躁动不安,严重者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肺隐球菌病-呼吸科肺部是隐球菌侵入的门户适用科室及临床意义适用科室及临床意义皮肤黏膜隐球菌病-皮肤科10%~15%的隐球菌病患者出现皮肤损害,比如出现丘疹、水疱、脓疱、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痤疮样脓疱等症状。儿童脑膜炎-儿科儿童由于免疫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