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表现手法.ppt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ppt

ID:58057926

大小:63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9-04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ppt_第1页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ppt_第2页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ppt_第3页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ppt_第4页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虚实结合镜花水月别样情滦南一中郑春华1.了解诗歌中虚景和实景的概念2.辨清诗歌虚实结合手法的特点3.掌握虚实结合类考题的一般解题步骤4.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学习目标:从虚实角度赏析齐白石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一、概念阐释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指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1)柳永《雨霖铃》(2)李白《越中览古》(3)李商隐《夜雨寄北》(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5)苏轼《江城子》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2、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1)柳永《雨霖铃》(2)李商隐《夜雨寄北》(3)李白《越中览古》(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5)苏轼《江城子》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1)柳

3、永《雨霖铃》(2)李商隐《夜雨寄北》(3)李白《越中览古》(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5)苏轼《江城子》越中览古(唐)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1)柳永《雨霖铃》(2)李商隐《夜雨寄北》(3)李白《越中览古》(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5)苏轼《江城子》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1)柳永《雨霖铃》(2)

4、李白《越中览古》(3)李商隐《夜雨寄北》(4)李煜《虞美人》(5)苏轼《江城子》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在诗歌中,“虚”常包括四类:1、设想的未来之境2、已逝之景之境3、借助想像,从对方起笔4、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2、思考下列诗歌中虚、实的关系,表达效果(1)柳永《雨霖铃》(2)李商隐《夜雨寄北》(3)李白《越中览古》(4)白

5、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5)苏轼《江城子》表达效果:丰富意象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塑造形象表达情意相辅相成渲染烘托相反相成对比反衬(2010年江苏)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诗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醉别江楼,橘柚飘香,满江风雨,是实写;后两句由实入虚,想象友人夜泊潇湘,愁听凄苦猿啼,孤寂难眠。虚实结合,渲染惆怅悲凉的氛围,拓展了意境,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牵挂之情。三、链接高考,规范答题步骤规范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第

6、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实景、虚景)第三步:析效果(丰富意象,开拓意境)(前后形成对比、反衬,突出情感)(渲染某种氛围,突出情感)训练1、(2011年安徽)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参考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四、链接

7、高考,强化训练训练2、(2013年福建)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训练2、(2013年福建)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

8、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