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第1讲-序.doc

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第1讲-序.doc

ID:58153275

大小:62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25

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第1讲-序.doc_第1页
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第1讲-序.doc_第2页
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第1讲-序.doc_第3页
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第1讲-序.doc_第4页
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第1讲-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第1讲-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品讲义)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PHY.ZHNN第1讲序一、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可用十六个字形象描述:“宇宙之谜、粒子之微、万物之动、日用之繁。”“宇宙之谜”是研究宇宙的过去、现状、未来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宇宙资源,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是我们研究宇宙的代表人物。“粒子之微”就是我们不仅仅要在宏观尺度上研究物质的运动,还要在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研究物质的运动,比如现在提出的纳米技术,是在10-9m的尺度上研究物质运动。“万物之动”说的是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

2、的,静止是相对的。“日用之繁”意思是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二、物理学的两个重要特点1.物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2.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并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三、高中物理知识结构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五个部分。力学主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重点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比如说我们要研究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是什么原理。再如,我们要研究要用多大速度把一个物体抛出地球去,能成为一颗人造卫星?电磁学主要研究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

3、重点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初中电学假定电源两极电压是不变的;高中电学认为电源电极电压是变化的。这说明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内容加深加宽,由定性分析变为更多的定量分析,学习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性。热学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原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四、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要跨越的阶梯1.从简单到复杂初中物理知识比较简单,通常被理想化,高中则要复杂很多,比如从光滑平面的匀速直线运动到考虑外力作用的变速

4、运动,从直线运动到曲线运动,从单个物体到连接体问题,从理想电表到实际电表,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考虑电源的内阻),从纯电阻到非纯电阻,从光的直线传播到折射、衍射、干涉,等等。1—10(精品讲义)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PHY.ZHNN2.从现象到本质初中的物理知识多是以有趣和有用为出发点,主要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观察分析,如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等;而在高中则要深入到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3.从具体到抽象初中的研究对象都是一些具体形象的东西,如平面镜和透镜成像,物态变化等;高中则要引入

5、很多抽象的概念,如质点、瞬时速度、加速度、受力分析、冲量、功能关系、电场线、磁场线、电磁场、电磁波、光子、物质波、结合能,等等。4.从状态到过程初中物理更多地研究密度、熔点、沸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常量,而高中物理则要研究很多变量的规律,如变速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等。初中以研究状态为主,高中则要更多地注重过程分析。5.从标量到矢量高中引入了初中所没有的矢量概念,物理量的方向成为分析研究问题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是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的一个知识点。要注意矢量的特征和运算法则。6.从一维到二维,甚至

6、三维研究范围从直线扩展到了平面,从只有直线运动发展到曲线运动,数轴已经不够用,要在直角坐标系中进行讨论,甚至要渗透三维空间的概念。7.从定性到定量高中物理学习对数学知识的依赖逐渐增强。必要数学工具的支持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条件,初中知识大多数是定性描述分析,在高中更多的要进行定量计算研究。初中物理用的数学知识少而浅显,而高中物理要用到更多更深的数学知识,如极限和导数用于瞬时速度的概念,向量代数用于矢量的分析,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用于运动物体的轨迹问题。8.从演绎到归纳,再到建模高中不再局限于演绎规律,

7、出现了归纳统计规律,并利用其构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很多实际问题就必须先建模才方便解决,而且建模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巧妙的解决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9.从零散到系统初中物理知识比较零散,高中开始系统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开始出现大量跨越各个板块的综合题,难度大幅度提升。10.从宏观到微观和宇观高中研究对象的线度向两方延伸,在高中万有引力把研究对象扩展到天体运动,还开始探讨分子运动论以及原子、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和规律。并且初步展现了微观、宏观、宇观之间的密切联系。1—10(精品讲义)新高一物理衔

8、接课程PHY.ZHNN五、高中物理常见的研究方法(1)观察与实验(2)物理模型法(3)猜想与控制变量法(4)类比法(5)数学图像法六、高中物理常用的思维方法(1)整体法与隔离法(2)等效替代法(3假设法(4)临界值法(5)对称法(6)极限分析法(7)微元法七、物理实验中的相关知识1.误差⑴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存在于一切测量之中,贯穿测量过程的始终,而且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10(精品讲义)新高一物理衔接课程PHY.ZHNN⑵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从误差来源看,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