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教学设计.doc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教学设计.doc

ID:58225691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必修一第十课第二框题《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框是人教版《经济生活》的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们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活动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两个方面介绍如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指导思想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发展战略看,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学情分析:党的十八大关于关于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些内容,教材在其他课作了介绍,学生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2、现代社会中,学生接触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于科学发展、转变方式等内容也不再陌生。学生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积累。但,对一些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知识点,学生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对一些现象的阐释还达不到理论的高度和深度。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

3、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二、“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适时地因势利导,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教转化为学,以引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培养和提升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过程

4、与方法:通过采用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等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树立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科技创新的地位和要求。难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改革红利。方法手段:探究式学习法;讲授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我

5、们的经济发展有何成就与不足?由“经济增长”过渡到“经济发展” 回想、交流在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和在媒体中看到的经济发展的正反事例,感悟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自己能自主获取知识。 情景探究一: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危害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典型事例,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数据。2、启发学生思维,结合学生的分析,归纳学生的观点。3、比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阅读教材典例。2、讨论、交流,阐述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危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3、阅读“专家点评”。4、感悟“第一要义”和“核心立场”。使

6、在简单的事例中获取理论知识,认识到单纯追求GDP的危害,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情景探究二:某市的科学发展设问:1、该市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实惠?2、该市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1、阅读分析2、交流补充3、感悟“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在具体的案例中体会、领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情景探究三:生产的制度条件----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学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存在公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

7、、混合等多姿多彩的经济成分,各种所有制经济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了解父母工作单位的性质2、走上街头,了解几家小吃店、银行的性质3、利用网络等媒体,了解几家大型企业的性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调查实践中亲身感受不同经济成分的异同及作用,在对比、归纳中获得理论知识教学评价:知识评价:参照本课知识目标,采用测评、提问、课后作业、热点材料分析等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价。学习表现评价:对学生参与教学的表现,如课前准备、课上发言,参与学习的态度,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自

8、己的体验收获,以及学习的成果等,予以及时的评价。评价以激励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深入思考,引起学习兴趣。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习伙伴的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