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评析-论文.pdf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评析-论文.pdf

ID:58232573

大小:254.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7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评析-论文.pdf_第1页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评析-论文.pdf_第2页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评析-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评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釉仪嚣2014年第4期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评析纪文杰左祥胜江苏省宿迁中学(223800)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已经不试、正确选择与组合器材完成指定的实验,以及在实仅是中学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物理教学的验过程中做到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等。因此,命题重要手段,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科者试图创设一种真实的实验情境,致力于通过纸笔学能力的重要方式。由于物理实验对达成培养科学型的考试考查考生的真实的实验能力,以便将做过实素养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满足高校选验的考生和没有做过实验的考生区分开来。试题呈拔

2、创新人才的要求,近几年来的高考十分重视对物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理实验的考查。实验题在考查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排序、纠错、补漏等)、设计实验电路图、实物连线、所创新和发展,试题更加灵活,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仪器整理、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并为减小实验误差高,对考生的挑战性也越发增强,有很好的信度和效所采取的措施等。这些都与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紧度,较真实地反映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密相关,真正考查了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考查的热一、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分析点是实验步骤、设计电路图和实物连线等。例如。江1.2013年全国

3、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的特点。苏卷第10(1)题是给出实物部分连线,要求考生补充(1)注重基本仪器使用与读数能力的考查。会使完整。如果考生没有动手做过实验,就不能真正掌握用仪器是做实验的最基本要求,是学生将来升人高校滑动变器分压接法实物连线,就不能回答出断开开关做实验必备的素质。虽然高考将基本仪器的考查放后“应拆除电池两端的导线”。2013年全国物理试卷在突出的位置,但学生在这方面的得分率总是不尽如中有10份试卷考查了电路实物连线(其中1份是根人意。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基本仪器的强据实物连线画出电路原理图),涉及到实物连线的试化训练。

4、对《考试说明》中列出的13种基本仪器,要题分别是:课标全国Ⅱ卷第23(1)题;大纲全国卷第了解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名称、明确工作原理和注意事22(2)题;北京卷第21(2)题;上海卷第27(2)题;重庆项,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能进行正确的读数。例如,卷第6(2)①题;广东卷第34(2)①题;安徽卷第21安徽卷第21(Ⅱ)(1)小题考查了螺旋测微器的校零(Ⅱ)①题;福建卷第19(2)①;海南卷第12(1)题。和读数,很多考生在读数时没有减去校零读数而造(3)注重对实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分析与论成读数错误。2013年各地高考实验试题涉及到的仪

5、证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几年高考对图象分器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压表、电析和处理能力要求都很高。因此对实验数据进行正流表、多用电表。如浙江卷第2l(1)题考查了“毫米刻确的分析与处理,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或结论。度尺”的读数,考查重点是学生能否有效估读。是实验的重要目的。数据处理的方法一般有作图法、(2)注重对基本实验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能力的逐差法、列表法、平均值法等。其中作图法作为数据考查。“做实验”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处理的一个重要方法,直观、误差小、易于发现错误室进行实验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6、、安装与调的数据,在求平均值和某些物理量时非常方便,已成·—+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移动遵循压强影响因素。而在恒容条件下,向I中充经过激烈的分组讨论、思想交流甚至辩论,最后入1molPCI5时,仅仅增加了PC1的浓度(虽然整个得出结论:第二种观点错误,第一种观点正确。体系的压强增加,但引起的原因是由于PC1的分压增在习题教学中适时地开展讨论交流,让学生发加),而PCl,,C1的分压及浓度均没有改变,故不能视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在交流中学习,在体验中理解,为相当于加压。平衡移动的方向只能由“增加反应物不仅能培养学生互助合

7、作的精神,还能真正提高教浓度,导致V㈦>V㈤,故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来判断。学的有效性。·7·2014年第4期SHlYANJIAOXUEYUYIQ为高考最常见的考查手段。目前此类题目一般是通验考查的最高要求,也最能够体现物理学科的特色。过变换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将曲线化为直线例如,江苏卷第11(3)题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重(除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外)。但随着高考试力加速度时,要求考生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考题的设置逐渐提出减小误差的两个方法。倾向于真实的实验情境,并且重视实验数据的真实二、201

8、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命题趋势对性。也有由直线向曲线方面发展的趋势。例如,福建教学的启示卷第19(2)②题考查了硅光电池两端反向电压和反1.要让学生真正走进实验,在亲手做实验中培向电流的关系。2013年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