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徐富业教授论治慢乙肝的经验总结-论文.pdf

全国名老中医徐富业教授论治慢乙肝的经验总结-论文.pdf

ID:58233856

大小:216.3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7

全国名老中医徐富业教授论治慢乙肝的经验总结-论文.pdf_第1页
全国名老中医徐富业教授论治慢乙肝的经验总结-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全国名老中医徐富业教授论治慢乙肝的经验总结-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第25卷第3期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4VOL.25NO.3◇名家名流◇全国名老中医徐富业教授论治慢乙肝的经验总结盛庆寿,李东发,陈黎,张红星,庞学丰,黄彬(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摘要:介绍全国名老中医徐富业教授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徐老强调慢性乙肝的病因与湿热关系最为密切,痰瘀是慢乙肝病理中重要的发病机制。而慢乙肝的发病关键在于人体正气虚衰,故治疗上强调“动静并治法”,指出扶正需解毒,湿热勿残留;健固中州,贯穿始终;活血化瘀,化瘀软坚;祛

2、瘀扶正,调理气血等治法。关键词:慢乙肝;中医药;徐富业;名老中医;经验总结D0I标识:doi:10.3969/i.issn.1008-0805.2014.03.094中图分类号:R24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05(2014)03-0726-02徐富业,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肝病日久脾虚中气不足,气虚无以推动血行,导致瘀血内阻。湿研究生导师,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批准的热邪毒内侵,湿伤阳耗气,热伤阴动血,缠绵不解,导致瘀热互结。第三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教授早肝主疏泄,情

3、志失和,肝失条达舒畅,疏泄失司,则肝气郁结,气郁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参与了全国中医肝炎(乙肝)治疗科研则血行受阻,气结则血瘀成积,以致瘀血内生。同时,慢肝日久,协作的研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四十余载,临床经“久病人络”,导致肝之血络不能疏通畅泄,血瘀肝脉。徐老认验丰富,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的诊治积累了丰为,肝失疏泄在慢乙肝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血瘀肝脉。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就徐教授论治慢乙肝的理论渊源及应用两痰瘀或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浊阻络可导大方面展开阐述,为慢乙肝的防治开启新的思路,供同道参考。致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

4、血瘀日久可化为痰水,痰瘀与瘀血互为1对慢乙肝病因病机的认识因果,互相转化,而致恶性循环往复,造成机体脏腑功能进一步失1.1湿热蕴结徐老强调肝炎的备用与湿热关系最为密切。湿调,愈演愈烈。有内外之分,久居潮湿之地,外感雾露,或长期涉水淋雨可致外1.3正虚邪恋徐教授认为,湿热与痰瘀是慢乙肝前期致病的主湿;过食生冷或酗酒太过,水谷运化失职,脾阳不振,可得内湿。要因素,后期随着病程迁延,主要为邪毒久蕴,正虚邪恋,脏腑功湿邪侵入人体,依据特定机体脏腑功能虚实,或从寒化,或从热能失调而呈虚实错杂、本虚标实之候。慢乙肝的发病关键在于人化。湿热相合,如油裹面,湿伤阳耗气,热伤

5、阴动血,缠绵不解,成体正气虚衰,不足以抗御外邪,导致疫毒侵袭而发病,正所谓“邪为肝病向慢性转化的原因。湿热合邪,郁于肝脏,迫使胆汁不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抗邪不力又使毒邪滋长,并进一步瘀常道而外溢肌肤,遂成黄疸。湿热可分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阻血脉,产生湿热等等,可见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正虚和邪毒是矛湿热并重三型。湿重者,纳呆、厌油、头重如裹,肢体沉重,腹胀便盾的主要方面。机体正气虚衰,即脏腑功能或营卫气血的虚衰,溏,舌苔白腻,脉滑;热重者,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系其本质及阴阳的虚衰。阴阳的虚衰,必然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虚黄腻,脉数;湿热并重者,两

6、者兼见。作为疾病的背景。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重阴必阳,重阳必1.2痰瘀互结徐老认为,痰生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见肝之阴;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虚之人阴亦虚,终是阳虚为本,阴病知肝传脾”日久脾气亏虚,气化不利,气不帅血,推动失司,津虚之人阳亦虚,终是阴虚为本;阳虚则无气,无气则清污不化,寒液流缓,怠惰沉积,脾不健运,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过剩的水液不闭也,火盛则水亏,水亏则津液干涸,热结也。阳气虚则蒸运无能排出体外,水湿内停留积聚,不能被利用,稀薄者为饮,稠浊者力,而成内湿;阴血虚则营养无资,而成内燥。阴旺则金敛生水而为痰,即所调津液有余而生痰,此之谓湿痰

7、;病久及肾致肝。肾阴内陷,阳旺则木旺生火而外达。内虚而导致生理上的阴阳俱虚,亏,津液不足或热灼阴伤津,机体阴液之中水少津亏,汁稠重浊,生理上的阴阳俱虚而导致病理上的阴阳偏虚偏盛。机体阴阳动气催不动,流行不畅,不易生化,也可以停着凝结而为痰,所谓津态的虚衰与失衡,就肝木而言,湿热生焉,痰瘀生焉;就症候而言,液不足而生痰,此之谓燥痰。总之一切内外因素所引起的机体气肝炎乃是其外在形式。所以把握湿热、痰瘀、气血阴阳虚衰,才能血不和,脏腑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为生痰之本。关键是气道把握徐教授关于肝炎发病机制的认识的精髓。不顺畅,而津液运行失畅,不能正常输布,水液有余

8、或不足,不能2慢乙肝的常用治法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