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肾论治乙肝相关性肾炎-论文.pdf

从脾肾论治乙肝相关性肾炎-论文.pdf

ID:58299064

大小:203.2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从脾肾论治乙肝相关性肾炎-论文.pdf_第1页
从脾肾论治乙肝相关性肾炎-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脾肾论治乙肝相关性肾炎-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川中医2014年第32卷第5期·34·JournalofSichua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Vo1.32,No.5,2014从脾肾论治乙肝相关性肾炎方立明,胡泳,姚源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江苏南京210028)摘要:乙肝相关性肾炎是一种临床诊断及治疗均较为困难的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乙肝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尚缺乏低毒高效的药物,主要是采用免疫抑制、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但免疫抑制剂可能促进乙肝病毒复制而加重肝脏病变,抗病毒药物或有一定肾毒性,单用并不能完全控制肾脏病变,故在乙肝相关性肾炎治疗中自相矛盾且往往疗效不佳。本文从脾。g-A论,

2、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防调护三方面阐述乙肝相关性肾炎与脾肾的关系,为l临床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提供思路,也为临床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提供参考。关键词:脾肾;乙肝相关性肾炎;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649(2014)05—0034—02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相关性肾变化与转归。炎)(hepatitisBvirus—associatedglomeyulonephritis,1.1先天禀赋不足而肾虚《灵枢·寿天刚柔》HBV—GN)是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6-长

3、,rus,HBV)感染导致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疾病,有阴有阳。”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就达1亿HBV感染后激发人体一系列免疫反应,产生免疫复多,其中1/3以上是母婴传播所致J。可见乙肝的母合物沉积于肾脏,是导致肾小球损伤的主要致病机婴传播若不加以阻断,其比率是很高的。有乙肝的制。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以表现基础就有乙肝相关性肾炎的可能。肾主藏精,故先为无症状尿检异常,也可表现为肾病范围的蛋白尿,天禀赋不足而肾虚可以导致乙肝相关性肾炎。可伴不同程度的血尿;肾脏损害病理类型多样,儿1.2后天不足而脾虚暴饮暴食,食量过大,或者童以膜性肾病常见,成人则可表现为膜增

4、生性肾小过食肥甘,长期饮食不节,可以损伤脾胃,不能正球肾炎或膜性肾病⋯。近年来,由于乙型肝炎发病率常布散水谷精微导致精微外泄。从生理关系上N-,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脾胃的纳运升降逐渐增高,乙肝相关性肾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有序;而脾土健旺,气血生化有源,才能维持肝的目前现代医学HBV—GN的治疗尚缺乏低毒高效的药疏泄功能。即所谓“土得木而达”,“土旺而木荣”。物,主要是采用免疫抑制、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但故乙肝之为病,无论是湿热疫毒蕴结,抑或是夹有免疫抑制剂可能促进HBV复制而加重肝脏病变,抗肝郁不疏、枢机不利等,均可使脾胃升降之功能因病毒药物或有一定。肾毒性,单

5、用并不能完全控制肾之失调,其最终则脾为木损,健运失司。脏病变,故在HBV—GN治疗中自相矛盾且往往疗效2治则治法与脾肾有关不佳。中医尚无统一的病名和描述,根据其症状可2.1肝肾需同治,皆宜固护脾土HBV—GN病变在归为“水肿”、“虚劳”、“溺毒”、“鼓胀”、“黄疸”不同时期的病理表现虽有肝、肾侧重不同,但从疾等范畴。临床从脾肾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阐病的转归来看,不论病程长短,随病情发展均可累述如下。及脾土。肾虽为水脏,然通调水道,燮理三焦之功1病因病机与脾肾有关能,若无华盖之升发,中土之健运,则断然无成。乙肝的主要病理因素是湿热瘀毒。其湿热毒邪而其中尤以脾土健运为要。

6、因此,HBV—GN之证治,不仅在气,而且深入血分,阻滞血液的运行,形成祛邪治疗或偏肝,或偏肾,然顾护中焦脾运乃为治瘀血。瘀血夹杂湿热毒邪深人蔓延到脏腑脉络,使疗本病之关键。其要旨有二:一是在清肝凉血解毒,病情深痼难祛。病位主要在肝脾两脏,表现为热毒抑或清肾利湿泄热之中,有是证用是药,不可重投、瘀结在肝,湿热蕴遏脾胃的肝热脾湿证;病久及肾,久施苦寒伐中之品,以免戕伤脾阳,遏其健运;二可导致肝肾阴血不足或脾肾阳气亏虚。乙肝相关性是初期祛邪之际,十衰其七八即可。不可尽剂,并肾炎的致病内因是正气不足,外因是湿热疫毒。湿酌加护中益胃之物。及至中后期,则更当以益胃健热疫毒始终贯穿于肾

7、脏病的整个过程。湿热蕴结,脾助运为要,俟中土康健,方能培土以制水,乙癸久羁不去,流注下焦,壅滞肾脉,血行不畅,瘀血并有源。因此本病的辨治应以肝肾为中心并注意固内生,热蒸瘀阻,逼精外出,或湿热伤阴,加之精护脾土。血亏虚,遂见肾阴虚;湿盛阳微或阴损及阳,最终2.2祛邪不伤正,注重培补肾元HBV—GN的病机可导致肾阳虚或阴阳两虚,或日久气虚血瘀。中医特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脾肾为重。因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的正气不足是脾虚则健运失司、清浊不分,肾虚则气化无权、封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肾为先天之本,脾藏失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