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袁碧英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袁碧英

ID:5828822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5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袁碧英_第1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袁碧英_第2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袁碧英_第3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袁碧英_第4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袁碧英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袁碧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重庆石柱县渝中实验小学袁碧英陈朝珍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增强环保意识。课前准备:从城域网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准备有关黄河的课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祖国有两大河流,一条是长江,另一条就是黄河。我们生活在美丽富绕的长江边上,对长江比较熟悉。那么你们对黄河又知道多少呢?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有关黄河的资料图片。放课件(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2、。1、看完了资料片,你认为黄河是一条什么样的河?2、教师小结: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那么,黄河又是怎样由“摇篮”变成“祸河”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板书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二、用课件范读课文,学生提出问题。听了范读以后,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几个问题在幻灯片上展示出来。(1)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3)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祸河的原因是什么?(4)我们应该如何治理黄河?三、交流学习情况,相互取长补短。1、小组交流学习目标同学们,刚才你们的问题都提得很好

3、!现在我们就从中选取四个问题作为我们这节课交流的学习目标,随机出示在幻灯片上的四个问题。请你们前后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任选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作为重点探究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并结合手头上的资料来进行探究学习。2、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攻关。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辅导四、班上交流学习情况,成果共享老师过渡语:刚才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相信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学习情况吧!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教师提问:这几句话,我们应用什么

4、样的语气来读呢?生回答:自豪、骄傲、赞美老师接着说:好,那我们就用自豪、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这两句话。还有谁能再读一读来表达自己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老师再提问:你们还能不能从手头上的资料中找一找也能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学生答略)教师小结过渡:是啊!一系列的材料证明黄河的确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母亲河。(板书: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为什么又说她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呢?下面,我们就来交流第二个问题的学习情况。(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我从

5、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的这句话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黄河在近2000年音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板书:决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句话呢?(心疼、惋惜)那我们就用心疼、惋惜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一句话。教师有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抽人读这个句子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这些之外,你还能不能从资料中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难的祸河?教师小结过渡:是啊,同学们,我们的黄河变了,无数次的洪涝灾害、旱灾已经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我们的母亲河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那么她又是怎样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的呢?她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交流讨论

6、第三个问题的学习情况。(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的原因是什么?)(黄河变成祸河的根本原因是泥沙多。)生读第五自然段。(板书:含沙量大、大水灾)作者在介绍黄河泥沙多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列数字)列举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有力地说明了黄河泥沙多,有充足的理由说明了黄河泥沙多。)作者用列举数字的说明方法告诉了我们,黄河变成祸河的根本原因是泥沙多。那么,你还能不能从手头上的资料中找出黄河泥多的事例呢?教师过渡:是啊!一系列惊人的数据说明了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那么造成黄河含沙量多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7、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教师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请同学们齐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思考这两个原因分别属于哪两个方面的原因?(自然条件变化、人为的破坏)(板书:大自然变化造成、人为造成)自然条件变化的原因具体有哪些?(有气温转寒,暴雨集中。还有黄土本身结构松散。)人为的破坏又具体有哪些?(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