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点比较法》PPT课件.ppt

《逐点比较法》PPT课件.ppt

ID:58399982

大小:1.1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9-07

《逐点比较法》PPT课件.ppt_第1页
《逐点比较法》PPT课件.ppt_第2页
《逐点比较法》PPT课件.ppt_第3页
《逐点比较法》PPT课件.ppt_第4页
《逐点比较法》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逐点比较法》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准脉冲插补之逐点比较法3-1-1逐点比较法图3-1圆弧插补轨迹图3-2直线插补轨迹所谓逐点比较法,就是每走一步都要和给定轨迹比较一次,根据比较结果来决定下一步的进给方向和进给量,使刀具向减小偏差的方向并趋向终点移动。刀具所走的轨迹应该最大程度上趋近给定轨迹。逐点比较法插补过程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图3-3逐点比较法工作循环图偏差判别:根据刀具当前位置,确定进给方向。坐标进给:使加工点向给定轨迹趋进,即向减少误差方向移动。偏差计算:计算新加工点与给定轨迹之间的偏差,作为下一步判别依据。终点判别:判断是否到达终点,若到达,结束插补;否则,继续以上四个步骤(如

2、图3-3所示)。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XeY-XYe=0(3-1)图3-4动点与直线位置关系(1)若P1点在直线上方,则有XeY-XYe>0(2)若P点在直线上,则有XeY-XYe=0(3)若P2点在直线下方,则有XeY-XYe<0因此,可以构造偏差函数为E2.直线插补图3-4所示第一象限直线OE为给定轨迹,其方程为P(X,Y)为动点坐标,与直线的关系有三种情况:F=XeY-XYe(3-2)对于第一象限直线,其偏差符号与进给方向的关系为:(1)F=0时,表示动点在OE上,如点P,可向+X向进给,也可向+Y向进给,可归入F>0的情况一同考虑。(2)F>0时,表示

3、动点在OE上方,应向+X向进给。(3)F<0时,表示动点在OE下方,应向+Y向进给。误差递推:若Fi≥0,应沿+X向走一步,假设坐标值的单位为脉冲当量,新点偏差:若Fi<0,应向+Y方向进给一步,新点的偏差为:即即在插补计算、进给的同时还要进行终点判别。常用终点判别方法是:设置一个长度计数器,从直线的起点走到终点,刀具沿X轴应走的步数为Xe,沿Y轴走的步数为Ye,计数器中存入X和Y两坐标进给步数总和∑=∣Xe∣+∣Ye∣,当X或Y坐标进给时,计数长度减一,当计数长度减到零时,即∑=0时,停止插补,到达终点。例3-1:加工第一象限直线OE,如图3-5所示,起

4、点为坐标原点,终点坐标为E(4,3)。试用逐点比较法对该段直线进行插补,并画出插补轨迹。图3-5直线插补轨迹过程实例表3-1直线插补运算过程第一象限直线插补流程图开始∑=Xe+YeF≥0F←F-Ye沿Xe向走一步∑=0F←F+Xe沿Ye向走一步结束∑=∑-1是否是否四象限的直线插补直线插补总结(不基于偏差递推式确定偏差量和插补方向):1.对于任意象限的直线,首先确定偏差方程(偏差方程各项顺序不能颠倒).2.由偏差方程确定加工动点引起的偏差符号(若要计算偏差量,则偏差方程系数不能简化)。3.下一步插补方向确定原则:向使加工偏差减小、并趋向轨迹终点的方向插补.

5、(将偏差等于零的情况并入偏差大于零的情况)。4.关于插补量:每次插补一个脉冲当量的位移在圆弧加工过程中,可用动点到圆心的距离来描述刀具位置与被加工圆弧之间关系。(1)当动点P(X,Y)位于圆弧上时有X2+Y2-R2=0(2)P点在圆弧外侧时,即X2+Y2-R2>0(3)P点在圆弧内侧时,,即X2+Y2-R2<0用F表示P点的偏差值,定义圆弧偏差函数判别式为当动点落在圆弧上时,一般约定将其和F>0一并考虑。3.圆弧插补a)顺圆弧b)逆圆弧图3-9第一象限顺、逆圆弧偏差递推简化:对第一象限顺圆,Fi≥0,动点Pi(Xi,Yi)应向-Y向进给,新的动点坐标为(X

6、i+1,Yi+1),且Xi+1=Xi,Yi+1=Yi-1,则新点的偏差值为:若Fi<0时,沿+X向前进一步,到达(Xi+1,Yi)点,新点的偏差值为:动点坐标值随着插补的进行是变化的,所以在圆弧插补的同时,还必须修正新的动点坐标。圆弧插补终点判别:将X、Y轴走的步数总和存入一个计数器,∑=∣Xb-Xa∣+∣Yb-Ya∣,每走一步∑减一,当∑=0时,发出停止信号。图3-10逐点比较法在第一象限顺圆插补流程图例3-2现欲加工第一象限顺圆弧AB,如图3-11所示,起点A(0,4),终点B(4,0),试用逐点比较法进行插补。图3-11圆弧插补实例表3-2例3-2圆

7、弧插补计算过程第一象限逆圆弧CD的运动趋势是X轴绝对值减少,Y轴绝对值增大,当动点在圆弧上或圆弧外,即Fi≥0时,X轴沿负向进给,新动点的偏差函数为:(3-9)Fi<0时,Y轴沿正向进给,新动点的偏差函数为(3-8)四个象限中圆弧插补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偏差运算表圆弧插补总结(不基于偏差递推式确定偏差量和插补方向):1.对于任意象限、任意方向的圆弧,首先确定偏差方程(偏差方程各项顺序不能颠倒).2.由偏差方程确定加工动点引起的偏差符号(若要计算偏差量,则偏差方程系数不能简化)。3.下一步插补方向确定原则:向使加工偏差减小、并趋向轨迹终点的方向插补.(将偏差等

8、于零的情况并入偏差大于零的情况)。4.关于插补量:每次插补一个脉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