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审美特性.ppt

纪录片审美特性.ppt

ID:58415430

大小:19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07

纪录片审美特性.ppt_第1页
纪录片审美特性.ppt_第2页
纪录片审美特性.ppt_第3页
纪录片审美特性.ppt_第4页
纪录片审美特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纪录片审美特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纪录片创作》第五章纪录片的审美特性1.纪录片美学特征的讨论纪录片不是独立的艺术门类,讨论美学会造成创作中的“失实因素”。纪录片反应生活,只具有“社会美”和“新闻美”,不具有“艺术美”。2.纪录片审美特性的的定论纪录片的特性和多种社会功能使它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影视纪实艺术。表达自然美和社会美是它的直观功能,而艺术美才是它的根本。这个审美整体包含了客观和主观双重因素,只能归于影视纪实艺术美。我国学者将其审美特性归纳为纪实美、崇高美、悲剧美、造型美、过程美、结构美、写意美、综合美、和谐美等等。第一节 审美功能与审美特征3.纪录片的审美功能强调尊重客观现实与重视主观能

2、动作用的辩证统一,是艺术审美的基本规律和纪录片艺术的现实意义。纪录片的审美特性表现为视听形象纪实美。它的教育和认识作用乃至娱乐和舆论作用,在审美中融为一体。纪录片既有教育作用,也不排斥娱乐作用,是严肃的娱乐:向人们提供高尚情趣和美感的娱乐。教育和娱乐统一于审美。第一节 审美功能与审美特征追求自然美是对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严重侵害自然环境和传统文明的逆反思潮,是一种积极的时尚和进步现象。1.平实感平实感来自于选材和纪录两方面,都显现着创作者的审美追求。取材于凡人小事。《伴儿》、《老头》、《沙与海》《英与白》平民视角观察生活和天下大事。《船工》、《四姐》、《远在北京的家

3、》、《毛毛告状》、《毕业生》重大题材从侧面细微入手,表现给为深入、生动。《北京记忆》整合30年年轮中的公共记忆和各阶层人士的亲历往事,描述和纪念这一段历史,表现改革开放30周年之宏大历史背景的同时,更应注重讲述北京人特有的记忆,在往事回溯中北京独具的城市气质和变革历史。显现本片的资源优势和文献价值。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2.怯矫饰直接电影的学术价值主要在于反矫饰,追求最大限度的真实自然效果,缩小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幼儿园》矫饰突出地表现为主观感情和艺术技巧的滥用,违背主客观统一的原则。摆拍和导拍的行为3.艺术真实和艺术真理纪录片的艺术真实就是追求“自然、真实”

4、的客观纪录。纪录片的艺术真理既是现实的本质,又是生活的理想,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进步趋势是其基本点。伊文思的《激流之歌》,既是客观纪实,又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大多数国家,纪录片创作是媒体行为,必须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拿奖为目的的“放手纪录”是不可取的。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4.大巧若拙与大雅若俗既要追求自然效果,又要摒弃浮浅纪实是纪录片自然美的特殊性。也是艺术技巧和艺术策略的结合——大巧若拙,大雅若俗。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容忍粗糙大巧首先是艺术敏感和鉴别能力:从生活中选择典型的能力。(典型题材—典型内容—典型人物—典型细节)又表现为记录的技巧和功力。纪录片

5、不能简单的套用、移植文学。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1.艺术手段的综合性纪录片是综合性影视纪实艺术,是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的产物。广播、文学、音乐、美术等和谐原则排斥诸艺术元素的各自完整,各自突出,不允许某个元素争夺视听。2.多种艺术元素的非独立性纪录片是各种艺术中的“吞并者”:艺术的同化原则。同化并不等于大杂烩。具有独立色彩的元素只是处于从属地位。3.残缺美营造和谐美专项艺术手段在纪录片中少胜于多,残缺胜于完整。读不懂得解说词、听不见的音乐以其残缺形成了纪录片的整体和谐。第三节 和谐美——艺术同化1.纪录片情与理的最佳传递方式莫过于情感渲染,而意境则主要靠生活细节

6、和影视语言解释技巧来营造。纪录片的意境以写实、直观见长。悲情题材的表面纪实和解说词的直抒胸臆,情感和道理的直接宣示造成了抒情寄理的简单和浮浅。意境的营造是对有趣、细微情境的捕捉和记录:抢拍和隐蔽拍摄;景别、构图、光线的运用。《沙与海》《好死不如赖活着》多意、诙谐、悲情、戏剧、幽默等境界。2.纪录片意境多以直观景物细节构成,长镜头和特写镜头及其同期声是最有效的营造手段,解说词和音乐是重要的辅助手段。这是纪录片区别于其他艺术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优势。3.营造意境也不排斥广景别和短镜头。第四节 意境美——揭示技巧1.审美不避丑纪录片要反映真善美就不能回避假恶丑。作为具有直

7、观再现性的影视,描写刺激受众感官和心灵的阴暗面,长期存在争议,褒贬各自成理。纪录片涉及丑的问题躲在新闻伦理和传播规约、禁忌范围内探讨。2.揭丑为扬美影视是双刃剑:打击敌人服务人民,容易自伤。作为传播媒介,纪录片被视为与一切丑恶现象作斗争的重要利器。纪录自然灾害,诛讨战争罪行,揭露腐败、丑闻。3.审美无定势与负效果第五节 丑内容的审美处理纪录片存在反意解读,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商业影视传播品借丑内容牟利。传播不当对人的不良心理冲击和情感的渲染作用,以致善良群体产生不良影响、悲剧结果。第五节 丑内容的审美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