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说课稿.doc

声声慢说课稿.doc

ID:58425149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2

声声慢说课稿.doc_第1页
声声慢说课稿.doc_第2页
声声慢说课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声声慢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声声慢》说课稿王海燕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声声慢》。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课文特点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

2、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声声慢》有着非常浓郁的情感氛围,能使读者迅速置身于其所创造的意境之中;借助词中鲜明的抒情字词以及传统诗歌常用的经典意象,能比较好地把握住那种低沉抒情中深厚的愁绪,给读者留下不尽的想象空间。二、学情介绍“愁绪”在许多传统诗歌中都有不同的体现,而学生在已有的诗歌学习经验中也有了一些类似的感性体验,借助这些经验已经能基本把握不同诗歌中的情感。因此,可以借此联系一些类似诗歌进行对比,同时也对比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

3、根据情感对作者作诗歌时的大体境遇做出判断,以此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和深化诗歌理解。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体会词人的愁情,掌握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理解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作者生平经历及创作)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将自己的感情传达出去。(抒情方式)3、情感目标:品读作品,品味别人的情感,愁的丰富内涵,体会李清照家破人亡、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受词的意境)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

4、点、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了解李清照的人生遭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2)教学难点:品味诗词意象及意境,体会作者因国破家亡兼孀居的凄苦心情。三、教学方法①首先是诵读法。诗词教学,无论采取哪一种教法,都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作品背诵下来。不能充分的诵读就谈不上深入的鉴赏。要对诵读给予充分的重视,让学生明白背诵的重要性。总之,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从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就可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②“情境法”教学。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

5、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③比较法。通过与《一剪梅》等词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四、学习方法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②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从而感染学生,使他们更进一步的接受美的熏陶。③合理想象法。诗歌的思维是

6、跳跃性的,在阅读中必须借助作者的生平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意象进行合理的想象延伸,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五、教学过程1、导入。有一词人写出过“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凄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生动形象,“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气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她的另外一篇名作。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2、朗读训练,初步感知。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对比中寻找突破。通过学生齐读、录音朗读、

7、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设计意图:感知词中情绪,进入词中特定的感情氛围。3、对比阅读对比阅读《点绛唇》《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分别把握情感。设计意图:通过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情感对比,引出对作者创作特征的全面了解和生平背景的思考。4、作者及其创作李清照大事记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11

8、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李清照写此词时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国家灭亡,失去丈夫,颠沛流离)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词人的相关事迹,深入了解作者创作风格的形成缘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