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临床意义ppt课件.ppt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临床意义ppt课件.ppt

ID:58506400

大小:624.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10-21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1页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2页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3页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4页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临床意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肌酶与心肌蛋白临床意义一、心肌酶谱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AST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心、肝、脑、肾、胰腺和红细胞等组织中,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低于CK,且特异性较差。目前已知GOT有两种同工酶:S-GOT存在于细胞浆中,m-GOT存在于线粒体中。正常血清中仅有S-GOT,一般无m-GOT。当心肌损伤,尤其心肌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m-GOT

2、含量增高。若m-GOT/T-GOT(T-GOT为血清中总的GOT值)>0.25并除外其他组织病变时则提示已发生心肌细胞坏死。在AMI发生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持续5天或一周。但不具备组织特异性,而且敏感性不高(AST诊断AMI敏感性77.7%,特异性53.3%),故单纯AST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损伤,而且分子较大,6~12h才升高,24h才达峰值,远不能满足尽早干预,恢复血液灌注的要求,当今医学界已不主张AST用于AMI诊断。肌酸激酶(CK)CK也称肌酸磷酸肌酶(CPK),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其次是脑组

3、织和平滑肌,肝脏、胰腺和红细胞中含量很少。是由M和B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CK有3种异构同工酶,即CK-MM、CK-MB、CK-BB。骨骼肌中主要含CK-MM;心肌中70%为CK-MM,20%~30%为CK-MB:脑组织、胃肠、肺及泌尿生殖系统主要含CK-BB。各个同工酶存在的分布表:组织CK-MM(%)CK-MB(%)CK-BB(%)骨骼肌98.91.10.06脑02.797.3心脏78.7201.3胃4.3095.7小肠12880肾2.8097.2肝00100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MB主要分布在心肌内,在骨骼

4、肌、脑等组织中也有少量。检测CK同工酶可以区分增高的CK究竟来源于哪种病变组织。正常人血清中CK几乎全是CK-MM,约占94%~96%以上,CK-MB约在5%以下。若血清中CK-MB明显增高则多提示心肌受累,CK-MB在AMI发生后4-6小时即可升高,24小时达峰值,48-72小时恢复正常,CK半寿期10-12小时。CK-MB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于总CK,故CK-MB和CK总酶常同时测定,这样更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进展的分析。一般认为血清CK-MB≥6%(即MB占CK总活性的6%以上)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骨骼肌病变时

5、CK-MB虽可增高,但通常<5%。用于较早期诊断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CK升高的程度与梗死的面积成正比。而且CK-MB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是否成功。CK-MB与CK比值在诊断中的意义:(1)CK-MB免疫抑制法的正常值0~30U/L,CK比浊法正常值20~200U/L;(2)如CK-MB/CK比值在6%~25%,CK-MB增高考虑心肌受损可能性大;(3)如CK-MB/CK比值<6%,CK-MB增高考虑骨骼肌损伤引起;(4)如CK-MB/CK比值>25%,CK-MB增高很可能是是CK-BB

6、异常增高导致CK-MB推算出错,此时应考虑肿瘤或脑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实验室干扰引起,如血脂过高引起比浊法不准确或巨CK血症M亚基不能完全被封闭引起。巨CK1(即CK与免疫球蛋白形成的复合物,通常是CK-BB与IgG形成的复合物)相关疾病:常出现在50岁以上的女性,有较高的死亡率,多与肌炎、心血管疾病有关,如干燥综合症,进行性肌萎缩,急性药物中毒,风心伴心衰等; 巨CK2(一种低聚的线粒体CK,又被称为CK-Mt)相关疾病:常见于患恶性肿瘤或肝病的成人以及心肌病儿童,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如肺癌伴肝转移,原发性肝癌等,这样的

7、病例95%是O型或B型血的癌症患者,原因是部分癌症病人免疫系统混乱,其中的一些免疫球蛋白充当的辅酶的作用。引起CKCK-MB增高的其他原因1.药物原因他汀是最常见的引起CK-MB升高的药物,主要与他汀肌溶解有关,故CK升高水平更为明显。除此之外,某些麻醉药、镇静催眠类药物、乙醇、秋水仙碱等药物均可引起CK和CK-MB增高。2.运动影响一般生化检查要求检查者前两天尽可能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锻炼,尤其平常比较少参加锻炼的检查者,即便检查前不很剧烈的活动也可能会引起CK明显升高同时伴有CK-MB不同程度的增高。3.发热发热尤其是高热

8、可以引起肌肉损伤,所以对于感染发热的病人如果CK轻度升高并不用特别处理。4.手术或挤压创伤手术或挤压创伤导致肌肉损伤,有时手术后1~2个月CK仍然会不同程度增高,这种病人如果因其它原因再次入院,如没有仔细询问患者近期手术史,往往会因不清楚CK或CK-MB增高的原因而进行很多不必要的检查。5.年龄因素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