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键--最后总结ppt课件.ppt

共价键--最后总结ppt课件.ppt

ID:58603952

大小:4.48 MB

页数:117页

时间:2020-10-20

共价键--最后总结ppt课件.ppt_第1页
共价键--最后总结ppt课件.ppt_第2页
共价键--最后总结ppt课件.ppt_第3页
共价键--最后总结ppt课件.ppt_第4页
共价键--最后总结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共价键--最后总结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复习:1、什么叫离子键?2、离子键成键的特点:3、成键的规律:4、什么叫电子式?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成键微粒:阴、阳离子成键实质:静电作用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之间大部分的碱、盐、金属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思考】: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用电子式表示Cl2分子的形成过程:Cl·····:Cl:····•+Cl···

2、··:Cl:····•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H2分子的形成:H·HCl氯化氢分子的形成:···Cl··:·H+→H·+→Cl····H····HH··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H﹣H(结构式)H﹣Cl(结构式)氯原子带部份负电荷,氢原子带部份正电荷。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式子叫结构式回顾:1、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3、成键元素:一般为非金属与非金属类型: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2、本质:共用电子对

3、4、共价键特征:饱和性方向性6、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HCl、Cl25、表示共价键:电子式结构式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2.成键元素:3.成键粒子:4.成键性质:5.成键原因:非金属元素或某些不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共用电子对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1)通过共用电子对,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能达到饱和,由不稳定变稳定;(2)两原子核都吸引共用电子对,使之处于平衡状态;(3)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体系总能量降低。二、共价键1.定义:7.共价键存在范围:非金属多原子单质共价化合物(如气态氢化物、酸、有机物等)复杂离子化合物{6.表示方法:(1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H2、HF、H2O、N2、NH3、CO2、Cl2(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Br2、CO2、H2S、CS2、CHCl38、共价键参数:键长:键能:键角:两个成键原子核之间的平均距离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相邻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请叙述反应:2H2O====2H2↑+O2↑的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电解9、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离子键共价键成键微粒成键实质成键条件判断方法离子键和共价键的

5、区别:阴、阳离子静电作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有阴、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共用电子对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非金属元素之间1.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2.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碘化氢B.烧碱C.液溴D.食盐练习:ADAB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作用粒子作用力大小意义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相邻原子分子之间大小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三、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对于组成和

6、结构相似的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也增大,物质的熔沸点随之升高。水分子间的氢键(H2O)n三、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1.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2.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碘化氢B.烧碱C.液溴D.食盐练习:ADAB3.下列物质受热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食盐B.纯碱C.干冰D.冰CD新思维·名师讲堂【答案】B【答案】B答案:CD答案:B【答案】C【答案】B答案:A答案:D新考题·随堂自测答案:A答

7、案:D答案:C答案:D答案:B答案: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