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习题.doc

《再别康桥》习题.doc

ID:58636025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17

《再别康桥》习题.doc_第1页
《再别康桥》习题.doc_第2页
《再别康桥》习题.doc_第3页
《再别康桥》习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再别康桥》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再别康桥》习题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斑斓(lán) 河畔(pàn)  荡漾(yànɡ)  浮藻(zǎo)B.青荇(xìnɡ)长篙(ɡāo)笙箫(xiāo)溯源(sù)C.残羹(ɡēnɡ)发酵(xiào)罗绮(qǐ)细腻(nì)D.狗吠(fèi)霉菌(jūn)粗糙(cāo)侵蚀(shí)解析 “酵”应读作jiào。答案 C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诅咒  花瓣  叫嚣  踟蹰B.倾圯  漪伦  揉碎  沉淀C.开垦  枯缟  呼啸  翡翠D.佝褛  凝固  寂寞  喉咙解析 

2、B项“倾圯”应写作“倾圮”,“漪伦”应写作“漪沦”;C项“枯缟”应写作“枯槁”;D项“佝褛”应写作“佝偻”。答案 A3.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项是(  )(1)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________里放歌。(2)如果青蛙耐不住________,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3)接连在原是________的亚洲的土地上。(4)在幽深的谷里________最含蓄的悲哀。A.灿漫  寂寞  荒芜  隐着B.斑斓  寂寞  荒凉  隐着C.斑斓  冷清  荒凉  藏着D.烂漫  冷清  荒芜  藏着解析 烂漫:颜色鲜明

3、而美丽;斑斓:灿烂多彩。寂寞:孤单冷清;冷清:冷静而凄凉。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荒凉:人烟少,冷清。“隐着”书面语,比“藏着”庄重。答案 B4.从修辞的角度审视,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C.夏虫也为我沉默。D.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解析 A项是比喻,其他三项是拟人。答案 A5.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B.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C.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

4、原。D.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解析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答案 D6.填空。(1)文学常识。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笔名________、________、诗哲。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猛虎集》、《云游》,散文集________、《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________,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______、______出版。(2)诗歌知识。中国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中国现代

5、诗歌主要指新体诗,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体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最初试验并倡导新体诗的杂志是《新青年》,继之《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等刊物也发表了新体诗。其倡导者和初期作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 (1)云中鹤 南湖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落叶》 《爱眉小札》 《志摩日记》 《徐志摩文集》(2)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体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刘大白阅读与鉴赏

6、阅读《再别康桥》,完成7~11题。7.下列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四行一节,诗行两两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整齐排列,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B.“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铿锵的节奏。C.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D.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解析 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答案 B8.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

7、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B.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表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C.第二节,写出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D.诗的第三节写康河中的水草可爱的情态,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解析 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答案 C9.下面是对《再别康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

8、是人,是“西天的云彩”,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B.本诗的意象选择也是独具特色的。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但在这首诗中作者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C.在本诗中,作者与大自然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