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参考站(VRS)定位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doc

虚拟参考站(VRS)定位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doc

ID:58695863

大小:1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0-06

虚拟参考站(VRS)定位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doc_第1页
虚拟参考站(VRS)定位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虚拟参考站(VRS)定位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问题:虚拟参考站(VRS)定位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解答:工作流程:(1)用户与中心处理软件建立连接(2)回报流动站单点定位值(3)中心给出综合后的差分改正数(4)用户定位关键技术:(1)基准站数据预处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基准站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基于连续运行基准站的高精度动态定位方法的实现。受接收机内部噪声和外界干扰等因素影响,基准站观测数据有时会出现较大误差。充分利用基准站之间位置固定等特点,建立高效、可行的基准站数据预处理方法,实现对基准站数据的实时质量监控是确保后续计算质量的基础。(2)基准站整周模

2、糊度的解算能够获得高精度定位的前提是固定整周模糊度,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误差相关性减弱,双差观测量的残余误差增大。如果不进行合理的技术处理,解算出的整周模糊度将有可能不正确,进而影响到误差建模。影响残余误差的主要误差是电离层延迟和对流程延迟,这两种误差的合理建模比较困难。(3)虚拟参考站处误差的内插算法要精确构建虚拟参考站处观测数据的前提就是要精确确定误差。如何融合选定基准站的数据,计算出与流动站真实误差较为相近的误差改正数,以消除或削弱VRS网中空间相关误差对导航定位的影响,是问题的关键。要考虑两点,一是

3、如何确定基准站处的空间相关误差(对流层延迟、电离层延迟等);而是使用哪些方法内插出VRS网中与距离相关的空间误差。(4)合适的参数估计方法动态定位的数据处理特点是观测数据类型多、待估参数多、数据连续,这要求参数估计方法高效、初始化过程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