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22章糖酵解作用ppt课件.ppt

生物化学第22章糖酵解作用ppt课件.ppt

ID:58735155

大小:573.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10-04

生物化学第22章糖酵解作用ppt课件.ppt_第1页
生物化学第22章糖酵解作用ppt课件.ppt_第2页
生物化学第22章糖酵解作用ppt课件.ppt_第3页
生物化学第22章糖酵解作用ppt课件.ppt_第4页
生物化学第22章糖酵解作用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第22章糖酵解作用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2章糖酵解作用(Glycolysis)一、糖酵解作用的研究历史二、糖酵解过程概述三、糖酵解和酒精发酵的全过程图解四、糖酵解第一阶段的反应机制五、糖酵解第二阶段——放能阶段的反应机制六、由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丙酮酸能量转变的估算七、丙酮酸的去路八、糖酵解作用的调节九、其他六碳糖进入糖酵解途径糖酵解作用糖酵解是葡萄糖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步氧化成小分子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合成ATP的过程。糖酵解途径从葡萄糖开始,到生成2分子丙酮酸为止,在途径的前期消耗2分子ATP,后期合成4分子ATP,所以途径运行的结果,1分子葡萄糖可以产生2分子ATP。糖酵解途径在胞

2、质溶胶中进行。无氧呼吸糖酵解途径是呼吸途径的一部分,其产物丙酮酸有多种去向,在酵母菌中,丙酮酸转变成乙醇和CO2;在肌肉中,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从丙酮酸到乙醇及从丙酮酸到乳酸的代谢途径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把糖酵解途径加上丙酮酸转变成乙醇或乳酸称为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柠檬酸循环途径,在柠檬酸循环途径中彻底氧化成CO2。柠檬酸循环途径中产生的NADH进入呼吸电子传递链,在呼吸电子传递链中产生大量的ATP,最终将NADH中的电子交给O2,生成H2O。所以把糖酵解途径、柠檬酸循环加上呼吸电子传递链合称为有氧呼吸途径。呼吸途径示意图细胞质

3、线粒体二、糖酵解过程概述由葡萄糖经历丙酮酸最后生成乳酸,称为酵解过程,其碳原子的变化可作如下概括:C-C-C-C-C-C→C-C-C+C-C-C123456123456葡萄糖(六碳糖)三碳糖三碳糖→CH3CH(OH)COO-+CH3CH(OH)COO-123654乳酸乳酸(酵解过程)发酵过程由葡萄糖经历丙酮酸最后生成乙醇,称为发酵过程,其碳原子的变化可作如下概括:C-C-C-C-C-C→C-C-C+C-C-C123456123456葡萄糖(六碳糖)三碳糖三碳糖→CH3CH2OH+CO2+CH3CH2OH+CO2123654乙醇乙醇酵解途径的能量代谢从能量

4、的观点出发,可以将酵解过程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葡萄糖转变为乳酸是物质的分解过程,伴有自由能的释放。另一方面有ATP的合成,这是吸收能量的过程。葡萄糖→2乳酸ΔG10’=-196.7kJ/mol2ADP+2Pi→2ATP+2H2OΔG20’=+61.1kJ/mol总能量变化为ΔG0’=ΔG10’+ΔG20’=-135.6kJ/mol其中由ATP捕获的能量的比例为61.1/196.7×100%=31%三、糖酵解和酒精发酵的全过程图解糖酵解途径中磷酸化中间产物的意义应该注意的是,糖酵解过程中由葡萄糖到所有的中间产物都是以磷酸化合物的形式参与反应的。中间产物

5、磷酸化至少有三种意义:①带有负电荷的磷酸基团使中间产物具有极性,从而使这些产物不易透过脂膜而失散;②磷酸基团在各反应步骤中,对酶来说,起到信号基团的作用,有利于与酶结合而被催化;③磷酸基团经酵解作用后,最终形成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因此具有保存能量的作用。四、糖酵解第一阶段的反应己糖激酶Mg2+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一)葡萄糖的磷酸化(二)葡萄糖-6-磷酸异构化形成果糖-6-磷酸磷酸葡萄糖异构酶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三)果糖-6-磷酸形成果糖-1,6-二磷酸磷酸果糖激酶Mg2+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四)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

6、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醛缩酶果糖-1,6-二磷酸二羟丙酮磷酸甘油醛-3-磷酸(五)二羟丙酮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丙糖磷酸异构酶五、酵解第二阶段的反应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砷酸盐是磷酸的类似物,可以代替磷酸结合到甘油酸的1位,并很快水解,使得不能形成1,3-二磷酸甘油酸,不能产生ATP,导致解偶联。甘油醛-3-磷酸1,3-二磷酸甘油酸(一)甘油醛-3-磷酸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二)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高能磷酸基团形成ATP磷酸甘油酸激酶Mg2+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三)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

7、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四)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化酶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Mg2+或Mn2+(五)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并产生一个ATP分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激酶Mg2+或Mn2+六、由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丙酮酸能量转变的估算总反应式为:葡萄糖+2Pi+2ADP+2NAD+→2丙酮酸+2ATP+2NADH+2H++2H2O糖酵解过程中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反应内容酶ΔG(kJ/mol)1.G+ATP→G-6-P+ADP己糖激酶-33.472.G-6-P→F-6-P磷酸葡糖异构酶-2.513.F-6-P+ATP→

8、F-1,6-2P+ADP磷酸果糖激酶-22.184.F-1,6-2P→DHA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