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案:铝铁教案.pdf

高三化学教案:铝铁教案.pdf

ID:58786737

大小:236.8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29

高三化学教案:铝铁教案.pdf_第1页
高三化学教案:铝铁教案.pdf_第2页
高三化学教案:铝铁教案.pdf_第3页
高三化学教案:铝铁教案.pdf_第4页
高三化学教案:铝铁教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教案:铝铁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对这两部分内容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这段内容,我准备了八个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昨天已经布置下去了,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先把上节布置的内容讨论一下,然后我们再按提纲逐一讨论,最后一起归纳总结。我们今天采用大屏幕实物投影,请同学们将讨论的结果直接写在白纸上,以便和其他的同学一起交流。【投影】题目见右栏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按问题逐一讨论。学生活动回忆并讨论昨天布置的两题:式正确表示其关系。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分组讨论。【投影】例1确表示其关系。【要求】1.指出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用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他们之间的

2、关系。3.通过总结发现其中的规律。请一位同学到前面展示自己总结的内容:(1)Al3++3OH-=Al(OH)3↓(5)Al(OH)3+3H+=Al3++3H2O注:回答问题中,学生能够找出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思维无序,随意安排(1)~(6),故很难发现其中的规律。以上结果为两个同学补充的最终结果。【评价】同学们对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掌握较好,在此基础上还应正确排列(1)~(6),这样即可发现(1)~(3)中1mol铝离子能与3mol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与4mol氢氧根反应则生成偏铝酸盐;同样的关系也可在(4)~(6)中发现

3、,由此看出量变引起质变。【投影】例2【要求】1.用桌上的仪器和药品完成题目所示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2.A、B中的反应现象是否相同?(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l(OH)3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的原理。分组实验、讨论并回答:(A)Al3++3OH-=Al(OH)3↓现象:先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消失。现象:先产生沉淀,震荡消失,当AlCl3过量时产生沉淀不再消失。得出结论:当反应物相同,而反应的顺序不同时,现象也不同。注:个别组的同学因药品用量不当,未在规定时间内做出正确现象。得出结论:A

4、l(OH)3是两性化合物,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解释:(1)当加酸时,H+立即跟溶液里少量的OH-起反应而生成水,平衡向右移动,氢氧化铝不断溶解。(2)当加碱时,OH-立即跟溶液里少量的H+起反应而生成水,平衡向左移动,同样氢氧化铝也不断溶解。这就是氢氧化铝既能和酸又能和碱起反应的原因。4.实验室制取Al(OH)3时为何不用强碱?回答:因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所以实验室用氨水与铝盐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评价】大部分同学操作正确,个别同学一开始制的Al(OH)3过多,未注意用量,造

5、成后来溶解不利;也有的是因为未逐滴加入药品,也未看见实验的全过程。关于Al(OH)3的两式电离理解正确,故能得出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的正确方法。【投影】例3画出下列各反应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纵坐标)随所加入或滴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横坐标)的变化曲线。(1)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在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3)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铝溶液;(4)在等物质的量的氯化镁和氯化铝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在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演示】牛津剑桥化学教学软件,帮助同学直观建立有关图象,指出该类题是高考

6、中常见题型,这类题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典型题例。【组织讨论】请同学们对例3进行讨论,并将结论写在投影胶片上。讨论后,展示一组的投影片,5个变化曲线图及解释如下:图(1)1mol铝离子与3mol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与4mol氢氧根反应就生成偏铝酸盐。图(2)1mol偏铝酸根与1mol氢离子反应就生成氢氧化铝,而与4mol氢离子反应就生成铝盐。图(3)该反应的原理为:当加入3mol铝离子时,溶液中开始产生沉淀,再加入1mol铝离子时,产生沉淀量最大且不再消失。图(4)由于1mol镁离子与2mol氢氧根反应生成沉

7、淀,所以该组溶液达到沉淀最大量与氢氧化铝溶解所消耗的氢氧根之比为5∶1。图(5)这个反应比较复杂,反应为:2KAl(SO4)2+3Ba(OH)2=2Al(OH)3↓+3BaSO4↓+K2SO42Al(OH)3+K2SO4+Ba(OH)2=BaSO4↓2KAlO2+4H2O讨论:若KAl(SO4)2为amol,Ba(OH)2为bmol,故1molKAl(SO4)2与Ba(OH)2生成沉淀最大量时为2.5mol,图象表现为开始时沉淀的物质的量增加,后减少,最后不变。【评价】同学对该组问题的讨论很认真。解该类题的关键是:先明确化学

8、反应原理,然后找出1mol沉淀需要某一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溶解1mol沉淀需要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结合图象分析判断。【投影】例4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提问】Fe→Fe2+,Fe→Fe3+各选用哪些氧化剂?Fe2+与Fe3+的氧化还原特性如何?请一位同学到前面展示自己总结的内容:(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