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先师孔子导学案.doc

第一课先师孔子导学案.doc

ID:58837053

大小:1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24

第一课先师孔子导学案.doc_第1页
第一课先师孔子导学案.doc_第2页
第一课先师孔子导学案.doc_第3页
第一课先师孔子导学案.doc_第4页
第一课先师孔子导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课先师孔子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户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历史导学案第10周编号1总编号11编制聂广收谷亚荣审核张军超使用日期2015.5.5班级:组名:姓名:包组领导课题第1课先师孔子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2、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重点难点重点:1、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2、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难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预习案一、生平经历1、出身:______时期没落贵族家庭,_______较保守("周礼尽在鲁")2、少时_____________曾到宋国考查

2、殷礼,到鲁国太庙考查周鲁礼仪及典章制度,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3、____________30岁左右时博学多才,收徒授业,开创__________先河。4、___________(1)青年时代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小官。(2)中年时代曾担任鲁国司寇。5、_________:宣扬自己政治理想。6、_________(1)晚年返回鲁国,专心于_________,继续收徒讲学。(2)收集古代文化典籍,整理成《___》《___》《___》《___》《___》《___》被后世称为"六经"。二、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1)"__________"①思想体系的核心是___,其基本

3、的含义就是____,但孔子的"仁"是一种_______的爱。②主张统治者要实施_____。③认为要实现"仁",就要遵守_______之道。(2)"___________"①"礼"是指______,其基础是__________。②为维护"礼",提出了_____主张。2、伦理思想:提出要遵循__________,认为_____是最高品德。3、教育思想(1)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2)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①提出了__________教学的原则,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注重__________,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

4、同的教育。三、影响1、对中国(1)西汉武帝______________后,______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2)孔子被尊为__________,其形象逐渐被神化。2、对世界(1)_______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2)18世纪后,儒学传到______。探究案探究一:阅读材料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论语》材料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5、《论语·颜渊》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探究二、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回答:(1)材料中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孔子“仁”的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儒家文化?探究三、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

6、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1)材料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2)如果你是中国文化年一名讲解员,请你针对下图写一段解说

7、词。(4分)检测案【基础题】1、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仁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孔子地位低下,B、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时代潮流C、受其它学派打击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

8、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