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_罗东霞.docx

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_罗东霞.docx

ID:59071159

大小:386.8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0-29

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_罗东霞.docx_第1页
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_罗东霞.docx_第2页
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_罗东霞.docx_第3页
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_罗东霞.docx_第4页
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_罗东霞.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_罗东霞.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0卷第11期外国经济与管理Vol130No1112008年11月ForeignEconomics&ManagementNov12008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罗东霞1,2,关培兰2(1.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62;2.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西方近几年兴起的诚信领导理论对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领导与下属间建立诚信关系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在梳理西方诚信领导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诚信与诚信领导的内涵,阐述了诚信领导的测量问题,从诚信领导的来源、开发以及结果三个方面对诚信领导相关理论模型进行了述评,并对诚信

2、领导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诚信领导;自我意识;内化道德观;开发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O4950(2008)11O0027O08尽管/诚信0(authenticity)一词由来已久,但是西方学者对于诚信领导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美国世通公司及安然公司惊爆假账丑闻以后,西方学者对领导者的诚信问题进行了反思,诚信领导问题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正如Avolio等(2004)所言,/当今组织面临的独特压力呼唤一种新的领导方式,来恢复员工基本的信心、希望、乐观、韧性以及意义感0。[1]于是,以领导者的自

3、我意识和内化道德观为核心成分的诚信领导理论便应运而生,诚信领导者被视为肩负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伦理责任的人。诚信亦曾是我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支柱:5论语6中多次出现/信0字;5老子6言/轻诺必寡信0;法家亦将诚信作为实践的准则。与/诚信0在传统文化中的支柱地位形成反差的是,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水平下降,领导者不跟员工讲诚信,造成员工对领导者信任的缺失。领导者如何摒弃权力游戏和政治手段,通过诚信领导来赢得民心,这应成为学界研究者和商界领导者共同深思的问题。西方诚信领导理论可以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诚信领导的开发以及领导者和下属

4、之间诚信关系的构建提供一些思路。一、诚信领导的内涵(一)/诚信0的内涵尽管有关诚信领导理论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诚信的概念有其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西方/诚信0概念源于古希腊哲学中的/对自己真实0或/成为真实的自己0。换言之,古希腊哲学所定义的诚信的本质是了解、接受并保持真实的自我。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认为,诚信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概念,人们从来不会完全诚信或完全不诚信,诚信存在于一个连续统中。人们越是忠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身份、偏好与情绪,就越诚信。心理学家对诚信的研究亦很深入。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收稿日期:2008O08

5、O19作者简介:罗东霞(1973-),女,湖北大学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关培兰(1947-),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27潜能充分发挥的人或者自我实现的人是诚信的,因为潜能充分发挥的人不会受他人期望的影响,能够保持行为与其本性的一致,能够清晰而正确地看待自我及其生命,从而能够做出合理的个人选择。心理学家马斯洛将注重自我实现的人设想为具有强烈道德信念的人。/诚信0不同于/真诚0(sincerity)。Trilling(1972)将真诚定义为/声称的感受与实际感受间的一致性0

6、,指个体感受及思想的外在表达与其所经历的现实状态的一致性,强调个体与自己以外的/其他人0的互相作用。[2]诚信的原义/对自己真实0指人与自己的关系,强调人对自己的诚实程度。较之于/真诚0,/诚信0要求更厚重的道德经验、更苛刻的自我认识,对/忠实于自我0有更严格的解释。理解/诚信0的关键是认识其自我参照本质。与/真诚0相比,/诚信0并不涉及明显的对/他人0的考虑,诚信的核心是了解自我、接受自我并保持真实的自我。[1]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自我0的含义很明显受他人评价的影响,但是,他人的评价并不能代替人们自身对于/自我0意义的理解。诚信概念并不是要

7、否认社会关系对/自我0内容关键而持续的影响,而是更强调/自我0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积极地投入现实的社会建构。/自我0既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交换而形成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他人的社会交换。/在相对诚信的感受与相对不诚信的感受之间进行折衷,是我们对于保持诚信承诺的情感反应0[3],这种折衷正是人们在自身对于/自我0意义的理解与他人评价之间的折衷。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家已经使诚信概念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并开发了相关的理论模型。[4-6]一个概念具有了可操作性后,往往被称为构念(construct)。Kernis(2003)认为诚信构念应包括自我意识(awar

8、eness)、无偏处理(unbiasedprocessing)、行动(action)和关系(relation)四种成分。诚信是达到最优水平自尊(optimalle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