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广东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六)文科数学.doc

2012届广东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六)文科数学.doc

ID:59098662

大小:10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15

2012届广东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六)文科数学.doc_第1页
2012届广东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六)文科数学.doc_第2页
2012届广东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六)文科数学.doc_第3页
2012届广东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六)文科数学.doc_第4页
2012届广东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六)文科数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广东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六)文科数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模拟仿真试题·广东(六)·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A={-2,-1,1,2},B={y

2、y=x2,x∈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RB)∩A={-2,-1,2}    B.(∁RA)∪B=(-∞,0]C.B∩(∁RA)=[0,1)∪(1,2)∪(2,+∞)D.A∪B={1,2} 2.若复数(1+bi)(2+i)是纯虚数(i

3、是虚数单位,b是实数),则b=(D)A.-2   B.-   C.  D.2解析:(1+bi)(2+i)=(2-b)+(1+2b)i为纯虚数,则2-b=0且1+2b≠0,所以b=2. 3.已知{an}是等差数列,a1=15,S5=55,则过点P(3,a2),Q(4,a4)的直线的斜率为(C)A.4   B.    C.-4    D.-解析:由a1=15,S5=55,得d=-2,所以kPQ==2d=-4. 4.在检查产品尺寸过程中,将其尺寸分成若干组,[a,b)是其中一组,抽查出的个体在该组上频率为m,

4、该组上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高为h,则

5、a-b

6、=(B)A.hm    B.    C.   D.h+m解析:因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高h==,所以

7、a-b

8、=。 5.已知不同直线a,b和不重合平面α,β,则a∥b的一个充分条件是(C)A.a∥α,b∥αB.a∥α,b∥β,α∥βC.a⊥α,b⊥β,α∥βD.α⊥β,a⊥α,b∥β解析:因为a⊥α,b⊥β,α∥β,所以a∥b,故选C. 6.设点P(+,1)(t>0),则

9、O

10、(O为坐标原点)的最小值是(D)A.3  B.5 C.  D.解析:

11、

12、2=(+)2+1

13、=++3≥5,当且仅当t=2时等号成立,所以

14、

15、min=. 7.已知cosA+sinA=-,A为第二象限角,则tanA=(A)A.-  B.-  C.  D.解析:利用勾股数52+122=132,由题意得sinA=,cosA=-,所以tanA=-. 8.从抛物线y2=4x上一点P引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为M,且

16、PM

17、=5,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则△MPF的面积为(B)A.12    B.10    C.8    D.6解析:由题意得抛物线焦点为F(1,0),准线为x=-1,由

18、PM

19、=5,得P(4,±4

20、),S△MPF=

21、PM

22、·

23、yp

24、=10. 9.已知直线l1:x+y+2=0和直线l2:x+y=0,设点P到l1与l2的距离分别为d1与d2,记d=max{d1,d2},那么当d≥时,点P所在的区域是(D)解析:因为l1与l2的距离为,由线性规划得,满足d≥的点P所在的区域是图D. 10.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满足f(x)=f(x+2),当x∈[3,5]时,f(x)=2-

25、x-4

26、,则(C)A.f(sin)f(cos1)C.f(cos2)>f(sin2)  D

27、.f(cos)cos1,

28、sin

29、>

30、cos

31、,

32、sin2

33、>

34、cos2

35、结合函数在x∈[-1,1]上的单调性,排除得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其中11-13为必做题,14-15为选做题,14-15题只需选做1小题.共20分.(一)必做题11.若框图所给的程序运行结果为S=41,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关于i的条件是 i≤6? .解析:即S=1+2+4+7+11+16=4112.若△ABC三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

36、b、c,已知m=(a+b,c),n=(a-b,c-a),若

37、m+n

38、=

39、m-n

40、,则角B的大小为 60° .解析:由

41、m+n

42、=

43、m-n

44、,得m·n=0,即(a+b)(a-b)+c(c-a)=0,得a2+c2-b2=ac,由余弦定理得cosB==,故B=60°.13.已知数组:(),(,),(,,),(,,,),…,(,,,…,,),…记该数组为:(a1),(a2,a3),(a4,a5,a6),…,则a2012=  .解析:由排数的规律得1+2+3+…+n=≥2012,计算得n=63且a2016=,故a

45、2012=.(二)选做题(请考生在以下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做答)14.(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过点P作⊙O的割线PBA与切线PE,E为切点,连接AE、BE,∠APE的平分线分别与AE、BE相交于点C、D,若∠AEB=30°,则∠PCE= 75° .解析:因为PE为圆O的切线,则PE2=PB·PA,所以△PBE∽△PEA,故∠PED=∠CAP.又∠EPD=∠APC,所以△PDE∽△PCA,所以∠PDE=∠PCA,即∠PCE+∠AEB=1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