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案.pdf

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案.pdf

ID:59119063

大小:26.8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3

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案.pdf_第1页
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案.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资料推荐⋯⋯⋯⋯⋯⋯⋯⋯⋯⋯⋯⋯⋯⋯⋯⋯⋯⋯⋯课题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授课日期:月日课时安排11.通过临写“海、底、月、于”,将汉字结构的向背原则运用到实际书写中。教学2.学习斗方的书写形式,掌握斗方的章法处理目标3.从作品的创作中体会书法章法的形式美。重点重点:通过临写《绝句》,巩固复习疏密相间、向背有致结构原则。难点难点:创作完整的斗方作品。教学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形式特别的书法作品,大家想看吗?课件出

2、示斗方作品《绝句》2、请学生说一说,“特别”体现在哪里。3、教师:像这样一张正方形的字幅就是斗方,最常见的是69cm×69cm(2市尺见方)的尺幅。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才能书写出这样一件特别的斗方作品。(板书:斗方作品)二、学习新知1.读内容,了解诗文背景。请学生齐读作品上的内容。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教师简单介绍诗文:这是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贾岛所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海上美丽的月色一海面上明月的倒影,比天上的一轮圆月更显得明净可爱。这一点点美好的月色,便可胜过千万的春色。2.看形式,了解斗方章法。

3、思考讨论:这件作品是怎样安排正文和落款章法的?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小结:每行五字,共四行正文,加一行落款,行距略大于字距。(板书作品图示)3.用向背有致结构原则,临习典型例字。(1)字例解读。教师:要写好这样的斗方作品,除了章法安排合理外,最重要的是写好其中的每一个字,尤其是这几个字。出示“海、底、月、于”。小组讨论,用所学的疏密和向背原则分析四个字。明确:1⋯⋯⋯⋯⋯⋯⋯⋯⋯⋯⋯⋯⋯⋯⋯⋯⋯⋯⋯⋯⋯⋯⋯最新资料推荐⋯⋯⋯⋯⋯⋯⋯⋯⋯⋯⋯⋯⋯⋯⋯⋯⋯⋯⋯“海”字左疏右密,三点呈弧形,中间略向左;“每”中间略向右曲,左右两部分相向。“

4、底”字上密下疏,左撇与斜钩呈相背之势,中间竖提与斜钩也呈相背之势。“月”字上密下疏,左撇中间曲向右,右横折钩的竖中间略向左曲,两个笔画之间呈相背之势。“于”字左疏右密,左部中间向右曲,右部中间向左靠,左右两部分呈相背之势。(2)尝试临写。学生临写这四个字,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评价。重点点评作业中的字是否“向背有致”,各曲线笔画弧度是否合理,书写是否到位。4.试一试,创作斗方作品。请学生按照斗方作品的要求,尝试创作斗方作品《绝句》。创作前,提示学生观察每一个字的字形变化。如:第三行“得”字字形长,“之”字稍扁呈三角形,“一”字长伸,“寸”

5、字字形小呈倒三角形,“光”字上小下大呈梯形。三、拓展延伸请学生在课外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曹操《观沧海》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并思考:哪种形式比较适合这个内容。四、整理反思1.师生问答。教师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种形式的作品?书写过程中你觉得最难把握的是哪些方面?教师问:《绝句》除了写成斗方作品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形式去书写?学生回答,教师小结。2.清洁、整理学具。▲板书设计: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