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结节囊肿28 例诊治分析

坐骨结节囊肿28 例诊治分析

ID:5913515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8

坐骨结节囊肿28 例诊治分析_第1页
坐骨结节囊肿28 例诊治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坐骨结节囊肿28 例诊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坐骨结节囊肿28例诊治分析 四川峨眉山市 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 周昌军(614200)关键词:坐骨结节;囊肿   中国图书分类号:R686.7    文献标识码:B  坐骨结节囊肿又称臀大肌坐骨结节滑膜囊肿或坐骨结节滑囊炎。若治疗不当,复发率较高。我科于2008年3月~2011年3月间收治28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本病的诊断、治疗问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12例,女16例;年龄42~73岁,平均62岁。右侧18例,左侧10例。发现臀部肿物时间最短为20天,最长为3年,其中有6例曾在外院进行过穿刺抽液治疗后复发病例。肿物最大为15cm×13cm,最

2、小为8cm×5cm。均表现为局部疼痛、不适及肿块而来诊,均经B超证实为囊性包块。1.2 手术方法 采用腰麻。健侧卧位,患侧屈髋、屈膝。于囊肿表面作纵形切口,长度稍长于囊肿长径,切口尽可能远离肛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囊壁,钝性分离臀大肌显露滑囊,沿囊壁四周钝锐结合逐步分离至其附着之坐骨结节处,于坐骨结节表面将囊肿完整剥离切除。如分离过程中不慎将囊肿分破,则吸尽囊液,左手食指经破口伸入囊内作引导,即可完整切除囊肿。彻底止血,放置橡皮片引流,关闭死腔,逐层缝合。引流片于术后24~48h拔除。术后12~14天切口拆线。1.3 结果 本组无一例出现切口血肿、感染,术后随访1个月~3

3、年,无复发。2 讨 论2.1病因与诊断 坐骨结节囊肿系坐骨结节滑囊炎的慢性病变,位于坐骨与臀大肌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分化而成,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常见于久坐、年老体瘦的老年患者,尤其是老年妇女,因坐骨结节长期与硬物接触、刺激、压迫或创伤引起滑膜囊内出血、感染,以致囊内壁滑膜增厚,滑膜细胞分泌活跃、代谢紊乱,受损伤的组织产生防御保护性变化,炎性渗出,从而形成囊肿[1]。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1)老年人多发,尤其老年妇女;(2)临床表现多数为坐时有坐垫样感觉,且患侧臀部有酸胀感,屈髋或弯腰时有疼痛不适,少数患者可有下肢放射痛;(3)体征主要表现为臀部坐骨结节处均可触及圆形

4、或椭圆形囊性肿块,活动度差,弯腰或屈髋时易触及肿块;(4)注射器穿刺抽出淡黄色或暗红色液体;(5)B超和CT[1]。[12]检查为囊性,位于坐骨结节与皮下软组织之间,大部分呈多房扁平状,边界较清晰,囊壁增厚。2.2治疗 对坐骨结节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囊肿内注射药物(硬化剂或类固醇等)和手术切除等,每种方法都有一定优缺点。囊肿内药物注射操作简单、痛苦小、感染率低、恢复快,但容易复发。治疗原则:对无症状、无进行性肿大的小囊肿,可改变久坐硬物的习惯,改坐软垫,囊肿常可自行消失。较短时间发病,症状轻微者,可先行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治疗。囊肿较大、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工作、肿块有进行性增

5、大或囊肿内药物注射失败者,应即时手术治疗。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采用腰麻或骶麻,健侧卧位,患肢屈曲囊肿突出易于准确定位。采用纵切口可较好暴露囊肿,术中操作方便,横切口创口易被肛门污染导致感染。术中分离囊肿应尽量于坐骨结节外侧进行,以免损伤阴部内动脉及阴部内静脉,钝性分离臀大肌纤维直达囊肿壁,再沿囊肿壁向四周剥离,尽可能减轻对肌肉的损伤和破坏,到达坐骨结节后需完整切除囊壁以免复发。囊肿剥除后要认真止血,按解剖层次缝合切口,术毕在切口最低部位放置皮片引流,排除切口内积血,以防感染的发生。术后坐骨结节处压迫性疼痛,可采取坐软垫以减轻对局部的压迫和刺激,症状明显者可配合

6、理疗、按摩可收到满意的效果。本组均行囊肿完整切除,其中8例在分离过程中不慎将囊肿分破,随即吸尽囊液,左手食指经破口伸入囊内作引导,亦可完整剥除囊肿。参考文献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478-1479.2郭奕群,吴茂雄,郭仕清等.坐骨结节囊肿的CT诊断[J].中国CT和MRI,2004,10(4):48-5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