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唐诗歌-大历诗人.doc

第五章中唐诗歌-大历诗人.doc

ID:59137127

大小:6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12

第五章中唐诗歌-大历诗人.doc_第1页
第五章中唐诗歌-大历诗人.doc_第2页
第五章中唐诗歌-大历诗人.doc_第3页
第五章中唐诗歌-大历诗人.doc_第4页
第五章中唐诗歌-大历诗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中唐诗歌-大历诗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中唐诗歌-大历诗人中唐五、六十年间,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约二十年,后期约四十年。中唐前期,由于安史之乱及地方军阀叛乱的影响,唐王朝国力衰微,到代宗大历中期,社会才渐趋安定,出现一些升平景象。前期诗歌虽然还有继承杜甫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还有盛唐边塞诗歌创作的余波,但诗歌面貌已显出一种由盛唐转向中唐的过渡。或反映现实而情调伤感,或逃避现实而寄情山水;诗歌创作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又开始抬头;奋发向上的盛唐精神渐渐消失。但在大历中期以后,中唐诗坛出现了不少名家,出现了许多不同流派,也进一步推动了唐诗的发展。大历,代宗年号(766-779),大历时期是由盛唐向中唐的一个过渡,它开启了中唐诗风的转变。

2、从杜甫去世到白居易等人的崛起,唐诗出现了一个低谷,文学史上称之为“大历诗风”。由于战乱导致国家的衰微,大历诗人无复盛唐诗人的壮怀,诗歌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这个时期的诗人以韦应物、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为主。一、刘长卿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大历中,官至鄂岳转运留后,为观察使诬奏,系姑苏狱,后贬南巴尉。终随州刺史。他的诗多写贬谪飘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擅长近体,尤工五律,曾自称“五言长城”。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炼,接近王、孟一派。刘长卿存诗五百多首,以五言居多。他自以为“五言长城”,其中有不少

3、佳篇。他的七律也很工秀,气韵流畅,音调谐美。但他的诗歌有不少造语、用事、意境的重复、雷同。这是他艺术上的弱点。《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为贬谪漂泊途中写的,诗中描绘出一幅旅客投宿、风雪夜归的图画。诗仅四句,一句一画,彼此独立而又以情相属,充满诗情画意。抒写了旅途劳顿中的欣慰之情。二、韦应物韦应物(737-789?),京兆长安人。出身贵族,曾做过滁州、江州、苏州刺史等官,人称“韦苏州”,后罢职,寓居苏州永定寺。有《韦苏州集》。韦应物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以五言见长。韦应物在仕途中常常处于退隐与仕进的思想矛盾之中,因而他描写自然山水,也在简淡中流露出忧虑

4、怅惘的感情。《滁州西涧》,诗中描写了滁州西涧的春景,抒发出一种孤寂与怅惘。诗的前二句以幽草在涧边寂寞自生和黄鹂在深树自鸣的描写,突出景色中的幽静寂寞;后二句又以雨急潮涨和野渡无人来渲染环境的寂寥,把诗人怅惘忧伤的心境在写景中表现了出来。三、大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有指不一: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新唐书·卢纶传》)。又姚合《极玄集》和《新唐书》载: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1、内容一般是歌颂升平、吟咏山水。其诗歌很少反映社会的动乱与人民的苦难,大部分为酬唱应制之作;他们的诗,或寄情趣于山水

5、景物,或写日常生活琐事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2、艺术上追求声律,有形式主义倾向。讲究格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多写得精致工整。其中仅有钱起、卢纶的一些小诗艺术上尚有一定成就。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他们的诗歌词语,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通过象征性和描述性两种意象类型,表达寂寞冷落的情思。①象征性意象;②描述性意象。1、钱起钱起(722-780),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老,曾和王维、裴迪等人唱和。诗风也略似王维。《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

6、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首诗为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参加进士考试所作,该诗传诵一时,奠定了他在诗坛的不朽声名。按照唐代科举制度,各州县选拔士子进贡京师,试于尚书省,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叫做“省试”,也叫“会试”。考试时所作的诗,叫“试帖诗”。这种诗一般五言六韵,有严格的格律规定,容易束缚作者的思想,所以很难写好,此诗却是试帖诗中的佳作。诗题“湘灵鼓瑟”摘自《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诗句,根据试帖诗紧扣题目,不得游离的要求,诗人在开头两句就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并暗用《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描写女

7、神翩然而降湘水之滨,她愁容满面、轻抚云和瑟,弹奏起如泣如诉哀伤乐曲。一是突然转折,出人意料。在尽情地描写乐曲的表现力之后,使乐曲在高潮中嘎然而止,这是一重意外;诗境从虚幻世界猛然拉回到现实世界,这是又一重意外。二是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是以景结情,余音袅袅。末两句不仅点明环境气氛,而且能引起对曲终人杳的惆怅。2、卢纶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