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歌-给暖暖导学案.doc

秋歌-给暖暖导学案.doc

ID:59142296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1

秋歌-给暖暖导学案.doc_第1页
秋歌-给暖暖导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秋歌-给暖暖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歌──给暖暖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有丰富内涵的词语。2、赏析诗中的意象,感悟其意境。3、探讨“暖暖”的多重含义,培养写作诗歌的意识。知识补充生于大陆而长于台湾的痖弦不是那种创作量很大的诗人,据说,其写作生涯仅仅十多年,所写诗歌也不到一百首,而且他是一位具有高度自觉性的诗人,在编纂诗集时多有挑剔,那些粗劣的、过于贴近时代的作品一律不收。因此,痖弦的作品虽不算多,但是他的诗歌却有很好的名声,在读者中间广为流传。 《秋歌──给暖暖》作于痖弦写作生涯的早期,大约在这一时期,痖弦提出“新民族诗型”的观点(1956),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

2、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诗歌的声音的《秋歌──给暖暖》可看做对这一观点的实践。 教学设计一、课前预习检测 诵读诗歌,找出诗中化用古诗词句的地方,并举具体的诗句为证,分析其好处。 二、自主学习1、师生一起回顾作者情况,为赏析诗歌做准备2、自由诵读全诗,让感觉不错的同学展示,学生点评。3、赏析意象,品味意境,问答下列问题。 (1)、前三节诗中作者分别选用了哪些景象来表现“秋天”怎样的意蕴?注意:此处可以把意象、意境的概念简单回顾一下。 (2)、这些意象组合而成的意境有何特点?(3)、最后一节在诗中有什么作用?三、合作探究诗歌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首诗

3、中的“暖暖”,你认为可做怎样的理解?理由是什么? (这种“不确定”现象古诗中也有,比如李商隐的《锦瑟》。) 此问题分为两步解决:探究一,“暖暖”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本文共用了几个“暖”字,与四季和人们习惯有什么关?探究二:“暖暖”是什么?生展示,评析,老师适当点拨。课堂评价与反馈作业布置1、朗读并背诵全诗。2、查阅痖弦其他诗歌,品味其语言特点。3、找出自己以前写作的诗进行赏读和修改。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诵读本诗,品味其语言特点,分析其作用。2、品读最后一节诗,思考“没留下”和“都留下”是否矛盾。3、对以前写作的诗进行分析并修改,另写一首诗。教学设计一、课前预习

4、检测展示自己查阅的痖弦的诗,简单地说说读出了什么。二、自主学习1、本诗语言中的修饰语,他们各有特色,请大家找出这些修饰语,并体会其作用?2、诗中还运用了一些叠词,结合本诗谈谈运用叠音词有何妙处?3、细读第四节,思考:“没留下”和“都留下”是否矛盾,为什么?4、介绍痖弦为人与作文,思考什么是诗?三、合作探究1、请对下面这首学生习作进行品读,分析它是不是诗。如不是,可作何修改。2、请同学们翻看自己写作的诗,现在是否需要修改。课堂评价与反馈作业布置1、思考诗歌的特点,做《同步》练习。2、模仿你喜欢的诗歌,写一首反映自己心情的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