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燕论文《家园协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doc

徐铭燕论文《家园协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doc

ID:59176542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1

徐铭燕论文《家园协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doc_第1页
徐铭燕论文《家园协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doc_第2页
徐铭燕论文《家园协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doc_第3页
徐铭燕论文《家园协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doc_第4页
徐铭燕论文《家园协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铭燕论文《家园协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园协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启东市民乐幼儿园徐铭燕【摘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个性,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独生子女的比例迅速增长的今天,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家园两方面的通力合作,保持家园教育的相互一致性,才能在幼儿品德教育上取到事半功效的效果,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关键词】家园协同促进幼儿道德品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指导要点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

2、性品质的形成。”幼儿品德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努力。一、家庭是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摇篮”。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美好、善良的品德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它就像一只孕育生命的“摇篮”,让孩子的道德品质在此破土发芽。因此,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应不断努力,因势利导,促进幼儿道德品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常听到有些爸爸妈妈抱怨,"我们不管什么事都是先想到孩子,可是孩子心目中从来就没有我们父母"。面对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儿

3、女,有些爸爸妈妈痛哭流涕,追悔莫及。很多的爸爸妈妈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生活和物质需要,而忽视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需要,不知如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爱。1.首先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爱孩子,你就应该让他切身感受到。幼儿时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会误以为周围人对他的爱和奉献是应该的。还应引导孩子感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所不在,否则,他会视而不见。要正确引导孩子感知别人对自己的爱和奉献,要多提出问题让孩子去关注,让他们参与我们的日常家务。比如:可以带孩子一起买菜,知道菜买回后要洗干净,做熟了

4、才可以吃;要让他知道夏天做饭是很热的,让他到厨房感知一下等,都要让孩子去关注。让孩子感知的范围要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身边的亲人扩展到社会上。通过感知,从而形成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2.其次要让孩子学着回报爱。我们要让孩子做一个既是爱的承担者,又是爱的回报者的人。爱是人类的一种美好情感,是一个人所有道德品质中的灵魂思想,从爱父母、爱老师,到爱一切善良的人们。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理解并具备这种健康的情感呢?父母首先要做到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

5、为幼儿做出榜样。父母在爱孩子、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同时应注重情感交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激发孩子对父母的爱。如:每次看到女儿随意蹲着玩积木的时候,我总会帮她拿来一把小椅子,放在她的小屁股下,告诉她蹲着时间长了腿会痛的。后来,女儿看我洗衣服就帮我搬小椅子坐,看到我蹲着摘菜,总是最先想到帮我搬小凳子,让我很是感动。家庭教育还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下功夫,目前在不少独生子女家庭里,他们重视了对孩子的关爱,却忽视了孩子对他们的关心。每位家长都应引导孩子去关爱亲人。我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如何关心别人。每次看到我爬高晒被子等,她总是在

6、下边提醒:“妈妈,你小心点,注意安全哦……”真是我的“贴心小棉袄”。我想这就是孩子受家庭教育的结果。还比如给孩子吃东西的时,不要把好吃的光让孩子吃,而应把东西分开,大家各吃一份,渐渐地让孩子知道什么好东西都愿意和家人一块分享,体验长辈和自己都有“获得”好东西的权利。家庭教育是幼儿良好品格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因此为了让幼儿将来能在集体活动中愉快、协调地生活,在家庭中必须培养幼儿遵守一些规则。要进一步让幼儿掌握怎样使自己行为不妨碍别人,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发扬。如关门要轻,上下楼梯对面有人要让人

7、先走,进超市不乱扔东西,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垃圾,不翻别人物品,家里来客,给客人让座。这些虽然是些小事,但幼儿良好的品德都是从这些细小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二、幼儿园是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基地”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氛围中茁壮地成长!以下是我结合多年的幼教工作实际情况谈谈我的看法1.教师引领所谓教师引领,指的是教师用榜样感化幼儿,引导幼儿。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8、虽令不从。”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幼儿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的以身作则,往往能够起到说教所起不到的作用。受老师高尚人格长期的熏陶,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同样的人格。教师在生活中关心幼儿、爱护幼儿的美好情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坚强的意志、毅力和韧劲,在交往中真诚地与幼儿相处、容忍幼儿的缺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