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基础.doc

创新思维基础.doc

ID:59224581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9

创新思维基础.doc_第1页
创新思维基础.doc_第2页
创新思维基础.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创新思维基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新思维基础当阳烟集中小学严建国墨子在《耕柱》中说:“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这是墨之教育思想永恒之所在。墨之已矣,而他的诛古善扬今善启后善的思想仍似玉佩激扬、空谷回音。当今南海问题、中印问题、钓岛问题、中俄历史问题、利比亚撤侨损资问题、超光速粒子运动速度问题无不警示国人必须与时俱进,教育必须去浮躁功利重创新思维。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创新思维的几点基础及相关的学习方式。创新思维具有非逻辑性、求异性和发散性的特点。学生具有了这三特点,也就具有了创新思维的品质。一:创新思维的思维习惯创新思维习惯包含创新意识、推理意识和解

2、决问题意识的习惯。创意意识越明确,越能激发产生新的假设和构想,多思维多智慧,提出的假设和构想必然就越多,因而出现领新标异的理念设计就越多。古之学者牛顿、近之学者爱因斯、现之学者乔布斯、比尔盖茨,英国美国因为有了他们的思维而领跑世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教会学生解几道题比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更重要呢?我们物理老师如果能多讲讲牛顿、爱因斯坦、乔布斯、盖茨的成长过程和精神魅力,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定会涌动,创新理念定会萌芽,因为这些大匠巨擘的成长历程确能鼓舞学生,他们洒向人类的智慧确能激励学生,为此,我常拿这些人的事来作为上课的佐料:牛顿说:“我成功

3、的秘诀是我一直在想,想。。。。。”;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牛顿和爱因斯坦小时候的那些事儿也能使学把自己的能力与卓越的创新思维连起来:牛顿曾经把院墙挖了一大一小的两个洞,说是大狗走大洞小狗走小洞。爱因斯坦四岁时才开始说话,小时候钉小桌子的作业中,全班就小爱因斯坦不能完成,但后来他和他却成了牛顿和爱因斯坦。乔布斯说忠告年轻人:“我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苹果带着这句话把地球都砸得动了一下。我们的学生听到这些后,创新意识和信念还不会油然而生吗?更何况历史长河中,精神就可以激励人的人屈指岂可胜数?推理意识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

4、组成,创新思维活动要求不能只是就某一个事物孤立地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应该把各种事物,哪怕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联系起来,加以综合思考,因此推理意识就成了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推理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推理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养成关于把大量的事实进行组织、整理并概括、总结。一次自行设计的创新专题研究,有这样一道题目:1、当物质的温度低于某一定值时具有超导性。2、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观察者看到它会变短。3、一千克的铀235,全部发生裂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500t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4、欧洲科学家找到了比光速快的微粒。将以上

5、四点进行概括总结,每人得出你自己的结论。因为平常在关于这些知识介绍的时候,总是刻意提示,一切在常规思维下看似不可能的,实际上或许都是可能的。所以同学们经过瞬间推理,就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同学得出了臆想的结论,这样既给创新思维开了个头,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欲望,还锻炼了学生的推理意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主要表现为信息转化的意识,恩格斯曾把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转化运动归结为三条一般的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人类在认识自然、社会中,信息转化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经常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中路”的困境,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是未知变已知、

6、已知变未知再变书籍的过程;由否定变肯定、由肯定变否定再变肯定的过程;由不可能变可能、由可能变不可能再变可能的过程。因此创新教育也要培养学生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思考、理解、解决问题。科学巨匠丁肇中先生,他自己说找J粒子,就象是在一场大雨中找一颗带色的雨滴。这过样的例子教育学生通过多次往复,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片面向全面转化,最后才能使艰苦化为发展,化为精神、物质和力量。二:创新思维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即对一个问题能从多个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然后从多方面提出新假设或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发散性思维具有两个特征:变通性和多端性。

7、发散性思维的变通性:它反映发散思维肯有发散、迁移、升华的特点。变通性的培养实质上也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从八年级开始学习物理时,我就留意一些物理单位,比如一帕,就是一牛每平方米,“帕”是为了帕斯卡,“如果李四同学将来也能成为科学家,也许将的教科书中就会出现一米每秒就是一李呢!”,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后的1A、1C、1V、1J等的意义就水到渠成。发散、迁移、升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勿求毕其功于一役。发散性思维的多端性:它反映发散思维具有发散、流畅、敏捷的特征。要求思维者多向观察、多维策略、横向比较。如何使这一特点要教学中得到体

8、现呢?首先,可以由老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掌握的知识,在老师的启发下,获得新知识,锻炼亲思维:如在学习杠杆的知识后,给学生出示一老虎钳,让同学们指出这把老虎钳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