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蓄血证ppt课件.ppt

蓄水蓄血证ppt课件.ppt

ID:59245108

大小:158.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9-26

蓄水蓄血证ppt课件.ppt_第1页
蓄水蓄血证ppt课件.ppt_第2页
蓄水蓄血证ppt课件.ppt_第3页
蓄水蓄血证ppt课件.ppt_第4页
蓄水蓄血证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蓄水蓄血证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伤寒学》太阳病辨证论治伤寒论教研室方剑锋太阳蓄水证[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太阳蓄水证两种转归:发汗伤津,导致胃中津液干燥(即胃中干)汗不得法,表邪不解,循太阳经内传太阳膀胱之府。少少于饮之膀胱气化失司水蓄于内而小便不利化生津液障碍而消渴化气利水兼以解表太阳蓄水证[原文]: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表邪未尽意同消渴,为水蓄于内,不能化生津液之故太阳蓄水证[原文]: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

2、苓散主之。(74)义同“消渴”太阳蓄水证小便不利(71)主证口渴(消渴,烦渴,特点为渴而不喜饮)可能有表证(脉浮(71),脉浮数(72),有表里证(74))或有恶寒发热等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白术健脾制水。桂枝通阳化气,兼以解表。附:茯苓甘草汤[原文]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原文]: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127)附:茯苓甘草汤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证的鉴别要点:从小便的利与不利,辨别水停的部位。参见水厥证条文:“伤寒厥而心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

3、水瞔入胃,必作利也。”(356)附:茯苓甘草汤汤证五苓散证茯苓甘草汤证病机水蓄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胃阳不足,水停中焦主证口渴,小便不利,可有小腹里急,无心下悸不渴,心下悸,无少腹里急治则通阳化气行水温胃阳,散水饮案例梁某,男,2岁3个月。2000年11月13日初诊。代主诉:发热近3个月。现病史:患儿平素体弱,易患外感。3月前着雨后发热,体温在38ºC-39.5ºC之间,经中西医治疗后发热仍持续在37.8ºC-38.5ºC之间。血检查:WBC5.6×109/L,N0.45,L0.53,M0.02。ESR、ASO、血培养致病菌、噬异性凝集实验等均为阴性。案例胸部X线摄片及大小

4、便常规无异常。屡用抗生素、激素及解热镇痛药无效,中药以解表退热、清利湿热、甘温除热等法亦未获效而转我科。证见每天凌晨热势升高,午后略减,热稍退则有汗,但一天中午体温从未降至正常,伴见面色灰黄,唇略红,口不渴,四肢末端冷,小便短少,大便溏薄。查体:舌淡红,苔薄,指纹沉。案例思路:与仲景所描述的“小便不利,微热”相类,证属外邪入里,膀胱气化失常,兼见脾阳虚弱。治以通阳化气,健脾利湿。方以五苓散加味。案例徐某,女,72岁,工人,2004年5月18日初诊。主诉:心慌、胸闷、乏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半月余。现病史:心慌、胸闷、乏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半月余,活动后加重。伴腰痛,畏寒

5、,小便少。既往有高血脂、高血压、心功能不全Ⅲ级病史。查体:患者形体肥胖。舌暗淡,齿痕,苔白腻,脉沉迟。西医检查:ECG示心肌缺血。案例属心肾阳虚,水气凌心。治以温阳化气行水。方用五苓散加味。太阳蓄血证-桃核承气汤证[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太阳蓄血证-桃核承气汤证病因病机:太阳病病邪化热入里,与瘀血互结与下焦。病位:?证候:其人如狂——瘀热扰心;少腹急结——瘀血结于下焦。治则:有表证者,应先解除表邪;无表证,或表已解,当活血化瘀,通下瘀热。讨论:

6、伤寒之桃核承气汤VS温病之桃仁承气汤太阳蓄血证-抵当汤证[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病机所在临床表现兼有表证者如何处理?太阳蓄血证-抵当汤证[原文]*: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125)补述蓄血发黄,及蓄血的辨证要点。太阳蓄血证-抵当汤证湿热发黄蓄血发黄色泽色黄鲜明如桔子身黄晦暗脉证小便不利,尿黄,脉濡数或滑数,神志正常小便自利,脉沉结、涩,神志异常治则清热

7、利湿破血逐瘀太阳蓄血证-抵当汤证主证——其人发狂,少腹硬满,下血,脉沉结(涩),小便自利或身黄病机——血热瘀结于下焦治则——攻逐瘀热抵当汤为破血逐瘀之峻剂,药力猛于桃核承气汤,方中除有桃仁、大黄外有水蛭、虻虫可出直入血分,行瘀破结。如患者体质不壮,用时慎重。案例某患,女,24岁,教师。主诉:精神失常3个月。现病史:患者于5个月前因失恋后精神抑郁,出现闭经,妇科检查无异常。后出现烦躁不安,彻夜不眠,四处奔走,曾到某精神病院检查,诊为精神分裂症。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效果不显,故求治于中医。案例现症:面黄消瘦,两目发直,烦躁不安,四处奔走,健忘不寐,甚至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