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土力学》习题课.doc

2014《土力学》习题课.doc

ID:59264140

大小:50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9-08

2014《土力学》习题课.doc_第1页
2014《土力学》习题课.doc_第2页
2014《土力学》习题课.doc_第3页
2014《土力学》习题课.doc_第4页
2014《土力学》习题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土力学》习题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力学》习题课第一、二章:1.什么是基岩?什么是覆盖层?答:基岩是指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延伸很广的各类原位岩石;覆盖土是指覆盖于基岩之上各类土的总称。2.土的三个重要特点是什么?答:①散体性;②多相性;③自然变异性。3.土的粒度成分或颗粒级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会根据土粒级配曲线,判断图例的均匀性与级配是否良好。答:(粒径大于0.075mm)筛分法试验;(粒径小于0.075mm)沉降分析法。曲线较陡,表示粒径大小相差不多,土粒较均匀,级配不良。4.土中水的分类。对粘性土的粘性特征和工程性质有很大影响的土中水是___毛

2、细水_____。土中水=结合水+自由水;结合水=强结合水+弱结合水;自由水=重力水+毛细水。5.粘土矿物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中,吸水性最强的是:蒙脱石(蒙>伊>高)。6.土的三个基本三相比例指标是:_______。各比例指标的定义。浮重度、饱和重度与土粒比重之间的换算。答:土粒相对密度ds,土的含水量ω,土的密度ρ。7.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大小说明了什么。答:塑性指数Ip=ωL(液限)+ωp(塑限),液性指数IL=(ω-ωp)/Ip。塑性指数愈大,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范围也愈大;液性指数愈大,土质愈软,反之,土质愈

3、硬。8.相对密实度的概念,根据相对密实度划分砂土的密实度。  答:相对密实度是无粘性土最大孔隙比与天然孔隙比之差和最大孔隙比与最小孔隙比之差的比值。Dr>2/3为密实,2/3>=Dr>1/3为中密,Dr<=1/3为松散。9.P61习题2-3,2-4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解:(1)设(2)(3)或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

4、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e和相对密实度Dr,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解:(1)设整理上式得(2)(中密)第三章:1.达西定律 q=kAi,k为土的渗透系数,q为单位渗水量,i为水力梯度⊿h/L。2.流网:由流线和等势线所组成的曲线正交网络。对于各项同性渗流介质,流网具有以下特征:①流线与等势线互相正交;②流线与等势线构成的各个网格的长宽比为常数;③相邻的等势线之间的水头损失相等;④各个流槽的渗流量相等。3.土中水的渗流,对土中有效应力的影响。  答:当土中水向下渗流时,土中有效应力增大;

5、反之,土中有效应力减小。4.在向上渗流作用下,土体可能发生的渗透变形形式主要有 流砂 和 管涌两种。什么是流砂,什么是管涌?流砂:在向上的渗流力作用下,粒间有效应力为零,颗粒群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管涌:在水流渗透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至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流速度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逐渐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造成土体坍塌。1.管涌的发生,除具有一定的水力条件外,还与几何条件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1)不均匀系数Cu<10的土比Cu>10的土更容

6、易发生管涌;(2)不均匀系数Cu>10的土比Cu<10的土更容易发生管涌;(3)与不均匀系数Cu没有关系2.渗透力的公式。3.成层土的水平渗透性主要受(1)所控制。(1)最透水层;(2)最不透水层;(3)全部土层4.成层土的水平渗透系数一般 (1) 其铅直渗透系数。(1)大于;(2)等于;(3)小于5.习题3-83-8、某渗透试验装置如图3-23所示。砂Ⅰ的渗透系数;砂Ⅱ的渗透系数,砂样断面积A=200cm2,试问:(1)若在砂Ⅰ与砂Ⅱ分界面出安装一测压管,则测压管中水面将升至右端水面以上多高?(2)砂Ⅰ与砂Ⅱ界面处

7、的单位渗水量q多大?解:(1)整理得所以,测压管中水面将升至右端水面以上:60-40=20cm(2)第四章6.土的自重应力的计算。习题4-8.P1184-8、某建筑场地的地层分布均匀,第一层杂填土厚1.5m,;第二层粉质黏土厚4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m深处;第三层淤泥质黏土厚8m,,,;第四层粉土厚3m,,,;第五层砂岩未钻穿。试计算各层交界处的竖向自重应力,并绘出沿深度分布图。解:(1)求由上式得:,,,(2)求自重应力分布1.水位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的影响。水位上升,地基中有效自重应力降低;水位下降,地基中有

8、效自重应力增加。2.变形模量随深度增大的地基,将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上层为坚硬土层、下层为软土层的双层地基发生应力扩散 现象。3.设置在地面上的基础,其基底压力pC基底附加应力p0。A.大于B.小于C.等于4.(P115)均布条形荷载下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例:地基中附加应力σx影响的范围A,基础下地基侧向变形主要发生在浅层。A.较浅B.较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