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ppt课件.ppt

大环内酯类ppt课件.ppt

ID:59317049

大小:978.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9-20

大环内酯类ppt课件.ppt_第1页
大环内酯类ppt课件.ppt_第2页
大环内酯类ppt课件.ppt_第3页
大环内酯类ppt课件.ppt_第4页
大环内酯类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环内酯类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环内酯类贺子呓目录一、概述二、大环内酯类分类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共性四、大环内酯类的不良反应五、大环内酯类的用药注意事项六、大环内酯类的药物相互作用七、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举例01概述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一类由2个脱氧糖分子与1个含14~16个碳原子的大脂肪族内酯环构成的具有相似抗菌作用的化合物02大环内酯类分类二、按开发年代先后分三类1、第一代:红霉素、地红霉素、麦白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2、第二代: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他霉素、罗红霉素、乙酰麦迪霉素、氟红霉素等。3、第三代:酮

2、内酯类,泰利霉素、喹红霉素。二、按化学结构分为三类14元环:红霉素、朱桃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泰利霉素、喹红霉素。15元环:阿奇霉素。16元环:麦迪霉素、乙酰麦迪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白霉素、罗他霉素等。二、对肝细胞色素P450(CYP3A4)的抑制作用1.第一类减缓合用药物的体内代谢,可产生相互作用,如红霉素。2.第二类与其他合用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小,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等。3.第三类与其他药物几乎不产生相互作用,如阿奇霉素、

3、地红霉素。03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共性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共性1、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及一些非典型致病菌均有效。2、通常为抑菌剂,高浓度时对敏感菌为杀菌剂,且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3、作用于细菌的50S核糖体亚单位,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为快速抑菌剂。4、细菌对其耐压性日益增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共性5、红霉素易被胃酸破坏,口服吸收少,故临床一般服用其肠溶片或酯化产物,其他各种红霉素制剂均能口服吸收,但肠溶型药物生物利用度较差。新

4、大环内酯类因结构上的修饰,不易被胃酸破坏,生物利用度高,使血药浓度和组织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均增加。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共性6、能广泛分布到除脑组织和脑脊液外的各种组织和体液中,且在肝、肾、肺、脾、胆汁及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均可高于同期血药浓度,并可被多核粒细胞和聚合细胞摄取。7、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主要以活性形式聚积和分泌在胆汁中,部分药物经肝肠循环被重吸收。克拉霉素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04大环内酯类的不良反应四、大环内酯类的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肝功能损害

5、3、耳毒性4、过敏反应5、神经系统毒性、心脏毒性05大环内酯类的用药注意事项五、大环内酯类的用药注意事项1.对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过敏的患者禁用。2.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与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H1受体阻断药合增加心脏毒性,引起心律失常,避免同用。3.肝功能损害患者如有指征应用时,需适当减量并定期复查肝功能。4.肝病患者和妊娠期患者禁用红霉素酯化物。5.妊娠期患者有明确指征用克拉霉素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采用。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6.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使用时必须首先以注射用水完全

6、溶解,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药物浓度不宜超过0.1%~0.5%,缓慢静脉滴06大环内酯类的药物相互作用六、大环内酯类的药物相互作用1、大环内酯类可竞争性抑制卡马西平的代谢,后者可通过诱导肝微粒体氧化酶降低大环内酯类的作用。2、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增加多种药物的血药浓度(茶碱的血药浓度异常升高、清除率下降约25%,引起心悸、兴奋、心动过速,甚至死亡,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3~10倍,华法林的凝血时间延长)。3、可清除肠道灭活地高辛的菌群,导致地高辛发生肝肠循环,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延长。4、与特非

7、那定、阿司咪唑等H1受体阻断药合增加心脏毒性,引起心律失常。07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举例七、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举例1、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的抗菌活性较红霉素略差。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较红霉素明显增强,对流感嗜血杆菌及淋病奈瑟球菌的抗菌活性达红霉素的4倍以上。对卡他莫拉菌、弯曲菌属的抗菌活性也有增强。对军团菌属的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相仿。1、抗菌作用对支原体属、衣原体属、溶脲脲原体均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为大环内酯类中最强者。对某些非结核分枝杆菌如鸟分枝杆菌、对

8、某些寄生虫如弓形虫具有抗微生物活性。阿奇霉素具有良好的抗菌药物后效应。阿奇霉素的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对耐药革兰阳性菌与红霉素完全交叉耐药。2、药代动力学口服后37%的药物被吸收。在体内的分布及排泄符合多房室模型,从血药峰浓度至给药后的8小时内,血药浓度下降迅速;在给药8小时后,血药浓度下降缓慢,主要由于药物从组织中重新释放、排出所致。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容积大,组织中的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在鼻窦分泌物、扁桃体、肺、前列腺及其他泌尿生殖系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