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护理ppt课件.ppt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护理ppt课件.ppt

ID:59321125

大小:957.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9-20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的护理营养支持——指在饮食摄入不足或不能进食时,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或完全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的一种技术。临床意义:肠内营养——防止肠黏膜萎缩、减少肠源性感染、避免肝脏负荷增大等。肠外营养——有效改善代谢状况、阻止疾病发展、促进创伤愈合等。一、外科病人代谢状况(一)饥饿状态下的代谢变化特点内分泌活动改变,糖原、蛋白质、脂肪分解和动员。1、内分泌与代谢变化:机体内无食物营养利用,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1)促进体内糖原分解供能,肌糖原只能被肌肉利用,肝糖原24小时内耗尽。(2)受内分泌变化的影响,蛋白质分解加速,产生氨基

2、酸进入糖异生过程供能。初期蛋白质消耗严重,后期因脂肪分解而减少。第一节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和营养需要(3)脂肪水解供能成为饥饿时重要的适应性改变,成为体内大多数组织的主要能源。2、长期的饥饿可造成机体水、电解质缺乏;蛋白质、脂肪的消耗使体内酶、激素和其他重要蛋白质合成不足,从而导致各系统组织、器官重量减轻、功能下降,甚至死亡。(二)严重创伤或感染时的代谢变化特点创伤和感染等应激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和胰岛素拮抗,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1)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形成高血糖(与饥饿时不同,糖大量生成,但不被利用)。(2)蛋白质分解加速,出现负氮平衡,免疫及多器官功能下降。(3)脂肪动员及分解加

3、强,为能量主要来源,但未能被机体有效利用,导致蛋白质分解持续进行。(4)体液平衡紊乱(ADH及ADS分泌增加)。二、外科病人的营养需求外科患者的营养需求1、糖用于提供能量2、脂肪用于提供能量3、蛋白质用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修复、维持免疫状态和器官功能。4、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参与和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5、维生素用于参与和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6、微量元素如铁、铜、锌、硒等主要供能物质是糖和脂肪,蛋白质提供氮源,必须有充足的热量才能保证蛋白质的合成,机体利用葡萄糖能力有限,不能作为单一能源供给。(一)能量需要量1、公式估算法基础能量消耗男:BEE(kcal)=66.47+5.003*

4、H+13.75*W-6.755*A女:BEE(kcal)=655.1+1.85*H+9.563*W-4.676*AH:身高(cm)W:体重(kg)A:年龄(岁)根据病人病情,BEE乘以校正系数,即得出疾病状态下的能量需要量。2、移动式测热仪:直接测定实际能量消耗情况。(二)营养素需要量1、蛋白质:基础需要量:1.0-1.5g/(kg.d),6.25g蛋白质含1g氮热氮比:522-627kJ:1g外科病人营养支持时:2-3g/(kg.d)2、脂肪,每克提供热量9kJ基础需要量:50g应急状态下:应将40%的热量由脂肪供给,按脂肪乳剂计算:1-2g/(kg.d)3、碳水化合物糖,每克提供热量1

5、5.6kJ,禁食状态下每日外源性补给葡萄糖至少约100-150g,比例不能低于被供全部能量的55%。4、其他营养成分:微量元素、维生素的复发注射液第二节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高代谢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疾病史(二)身体状况1、消瘦:比标准体重低15%,提升营养不良。标准体重的80%-90%,轻度营养不良;标准体重的60%-80%,中度营养不良;标准体重的60%以下,重度营养不良;2、贫血表现:严重时心力衰竭3、水肿表现:严重时胸、腹腔积液4、其他测量三头肌皮褶厚度(TSF)间接判断体内脂肪量,是体脂贮备指标男:11.3-13.7mm,女:14.

6、9-18.1mm比正常值减少24%提示营养不良10臂肌围(AMC)测定全身肌肉及脂肪的情况。AMC(cm)=上臂中点周长(cm)-3.14×TSF(cm)男:22.8-27.8cm,女:20.9-25.5cm11(三)实验室检查1、血清蛋白测定: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血转铁蛋白低于2.0g/L;2、免疫状态的测定:免疫皮肤试验显示皮肤反应低下;血淋巴细胞总数低于2×10*9/L。3、氮平衡测定:24h氮平衡试验显示负氮平衡营养不良的类型(一)消瘦型营养不良(marasmus)为能量缺乏型,以人体测量指标下降为主,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二)低蛋白营养不良(kwashiorkor)为蛋白质缺

7、乏型,主要表现为血清蛋白类水平降低及全身水肿,故又称水肿型,常见于急性、重症性疾病。(三)混合型营养不良(marasmuskwashiorkor)系慢性能量缺乏和急慢性蛋白质丢失,兼上述两型表现,常见于严重疾病的后期。(四)营养治疗与效果1、营养支持的途径1)肠内营养(EN)——用口服或经胃肠道途径管饲供给病人营养素的方法,为首选途径。2)肠外营养(PN)——经静脉点滴等胃肠外途径供给病人营养的方法。(四)营养治疗与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