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doc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doc

ID:59356911

大小:3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4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山谷中的谜底第二课时教案背景:本课所在的单元主题是感悟人生,安排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和《山谷中的谜底》。《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让我们从学生身上学到面对逆境和压力的精神。教材分析:《山谷中的谜底》讲述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启发人们“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因此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我们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进为退。本课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内容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教学重难

2、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  2.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感悟“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这句话的含义。教学方法:1、激趣导入法。2、情景教学法。3、小组合作法.4、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师:大风吹,生:吹什么?师:吹女生。女生站起来大声回答:我是女生。师:吹男生、吹快乐的学生、吹爱老师的学生、吹爱猜谜语的学生。一、猜谜导入:1、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花生)2、皮肉粗糙手拿针,悬崖绝壁扎下根。一年四季永长青,昂首挺立伴风云。(青松)【使学生动情,带进课文美好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乐于探究的能力。】二、精读课文。1、出示谜面:“山谷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东坡只有雪松。”理解“始终”一词。(人们开始发现这儿的奇异景观,到两个旅行者揭开这个谜底,中间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2、讨论大舞台:这个谜后来怎么揭开的?谜底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四人一小组选择一个题目进行研究)3、出示:“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也都存活了下来。”指名读,相机问:“雪松的这个本领”是怎样的本领?4、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始终完好无损。”理解重点词语:“弹性”是机动灵活,能够应变的重要条件,而及时“反弹”才是“弹性”的重要性能。“弯曲”只是暂时

4、退让,是应变的一种策略,最后能“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这才是“弯曲”策略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反复地积”要想象出暴雪之大,“反复地弯”体会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和在承受的同时适当退让的策略。“反复地落”体会退让策略的成功;“反复地弹”感受雪松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论……始终”体会雪松是强者、胜利者。“始终”感受到每次下大雪如此,长期以来都是如此,强调一直这样,突出雪松顽强的生命力。【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去自主阅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让学习语文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5、有人读了课文的第三段以后说,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

5、胆小的弱者。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6、指名读第一位旅行者的话,思考:面对积雪,雪松、其它的杂树是否为自己的生存了抗争?他们分别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你如何评价他们。7、引导学生感悟,东坡曾长过的杂树,因为缺少应对逆境的办法,没有雪松这样的弹性,所以生存能力不强,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最后被摧毁消亡了。【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诉,也不是外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自我建构和生成的。】8、出示第二位旅行者的话,指名读,引导学生理解:“弯曲”是为了赢得“反弹”的机会,从而使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弯曲”绝不是屈服和毁灭的表现。启发人们在逆境

6、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退让,又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9、齐读最后一段话。三、课堂巩固。1、由雪松你想到了什么人?什么事?阅读“卧薪尝胆”和“胯下之辱”2、送词句给学生。“负荆请罪、忍辱负重、退避三舍、以逸待劳、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3、考考你(1)麦苗面对严冬停止生长不是,而是。(2)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而是。(3)体育课跳远,我们要先把腿弯曲一下不是,而是。(4)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而是。“正面抗争”的重要,要学生懂得,面对困难,挫折甚至打击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不是弯曲一下,而是“正面

7、抗争”,要尽最大的可能去承受,去主动挑战,但当困难已经大到你无法承受的地步的时候,就要学会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以求反弹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表达及善于联系旧知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交往、合作的精神。】4、齐读最后一段。四、作业超市:1、积累背诵(1)、由雪松联想到的名言警句。(3句以上)(2)、赞美松树的诗句。(3)、由雪松联想到的成语。(5个以上)2、以《雪松的启示》为题,写写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3、搜集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4、观察一奇特的自然,并找出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