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预拌混凝土回弹强度值偏低的原因分析.doc

泵送预拌混凝土回弹强度值偏低的原因分析.doc

ID:59371019

大小:18.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4

泵送预拌混凝土回弹强度值偏低的原因分析.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泵送预拌混凝土回弹强度值偏低的原因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泵送预拌混凝土回弹强度值偏低的原因分析影响预拌混凝土回弹强度的因素有混凝土的骨料和水泥质量,材料的计量,混凝土的拌制时间、浇筑时间,混凝土的振捣、养护,模板的表面光洁度、表面硬度、保水程度等。除了上述常规影响混凝土回弹强度精度降低外,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泵送预拌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材料组成、配合比设计、施工及成型工艺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泵送预拌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大,拌合物浆体富余,石子粒径偏小,砂率偏大,混凝土的砂浆包裹层偏厚等特点,导致其表面硬度较低。现行规程JGJ/T23—2001的经验数据是建立在普通的塑性混凝土基础上的,相同强度的塑性混凝土

2、的表面硬度要高于泵送预拌混凝土。因此用“统一曲线”得出的泵送预拌混凝土强度推定值较实际值偏低,虽然规程中对泵送混凝土进行了修正,但据现场实际检测结果,其修正后仍然存在较大的负偏差。   (2)目前混凝土中一般均掺加有一定数量的掺合料(粉煤灰或矿渣粉)。由于其表观密度及堆积密度均较普通水泥小,在大流动性的泵送混凝土中它们可能较多地富集于混凝土表面上,使混凝土表面掺合料的“浓度”高于内部,造成表面和内部在组成物质上产生较大的差异,从而降低了混凝土表面的硬度,导致回弹值偏低较大。   (3)规程JGJ/T23—2001是建立在纯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基础上的,基本上未考虑掺合料对混凝土表面

3、的影响。混凝土中掺人掺合料后将改变水泥水化产物的组成、岩相结构和形态。因此掺加有掺合料的混凝土(特别是掺量大于20%后)将与纯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无论从胶凝材料组成成分上还是从最终的水化产物上来说都将产生较大的不同,从而导致对掺合料混凝土推定的强度与实际强度值产生较大的偏差。   (4)目前泵送预拌混凝土中一般均掺加有一定数量的外加剂,外加剂一般均会产生3%~4%以内的含气量,在混凝土中产生微小、独立、封闭的气泡。混凝土振捣后,混凝土表面气泡多于混凝土内部,而使混凝土表面硬度降低。上一页1...-1-1-1-1-1-1-1...-1下一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