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ID:5939351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9

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_第1页
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_第2页
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_第3页
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_第4页
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土地流转是指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及土地农业用途的基础上,农民依法自愿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土地流转实现了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土地流转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土地流转主体的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然而,在现实中,农民作为土地流转主体其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限制了土地流转的速度和效益,探究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已成为当前土地流转工作的重要课题。一、土地流转中侵害农民权益的表现形式随着土地流转主体的

2、日趋多元和利益关系的日趋复杂,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农民因先天的弱势性在利益角逐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权益受到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民土地流转主体地位被取代8从流转主体上看,现行法律赋予农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可依法自愿将土地以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方式转移给他人。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少数基层干部,不尊重农民意愿,在无农户签名委托的情形下,自行以流转主体身份直接介入流转合同的订立,干预土地流转;还有个别村委会违背民主议事原则,不经法定程序擅自把集体所有“四荒”地对

3、外出租,侵害了农民权益。(二)土地流转价格约定不合理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又缺乏利益表达机制,在过分强调业主利益保护的行政干预下,土地流转价格常常得不到合理保证。另外,由于价格调节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农民也会面临土地转让价格偏低、约定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在租期很长的流转项目中,农民仅关心眼前利益,缺乏对土地未来增值收益的考虑,经营者采用租金一次性给付方式,使土地流转价格难以随土地经营收益增加而调整,农民的远期利益受到损害。(三)农民土地流转收益不确定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村土

4、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扣缴。”尽管如此,仍有少数基层干部受利益驱动,不顾农民力量分散和知识薄弱,以低价反租倒包强制流转,侵害农民收益;还有一些地方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大多都是以口头约定,很少签订书面合同,即便是采用书面合同,也存在着权利义务约定不明、违约责任不详等问题,不登记、不备案、不审批、缺乏对业主资格和经营能力的审查监督,结果当业主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经营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时,不兑现租金或要求降低租金的现象就会发生,使得农民的收益无法得到保障。(四)流转土

5、地的用途被改变《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但是,在土地流转实践中,由于一些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少数开发企业擅自破坏土地耕作层、乱挖乱建、违法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现象依然存在;另外,不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通过租用集体所有的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以租代征”的违规流转现象也有发生,造成农民失地。(五)农民失地面临生存风险土地对于农民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农

6、民文化技能不高,就业门路少,收入水平低,土地依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保障。农民一旦失去土地,温饱就会难以维持,面对政府就业援助与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够完善的现实,失地农民面临着生存风险。二、土地流转中损害农民权益的原因分析(一)农民维权能力有限8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及法治教育相对落后,大部分农民知识技能缺乏,法律意识淡薄,无力依法维权。法律明确赋予了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自主、收益和民主管理等权益,但现实中由于农民力量分散且对自身享有的权益认识不足,在与地位优越的基层政府和组织严密的工商企业进行利益角逐中难以改变自身

7、劣势,无法与之抗衡。(二)基层政府职能异位基层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工作的管理者,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理应扮演好组织协调和引导服务的角色。然而,个别基层干部在土地流转问题上,盲目追求规模效应,缺乏维护农民权益的观念,忽略了农民作为土地承包者具有法律授予的承包经营权和依法自愿流转权,往往会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满足业主的需求,不能公正履行政府职能,影响基层政府的公信力。(三)法律制度不够完备法律制度供给不足,致使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缺失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依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我国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法定主体由乡、村及村民小组

8、三级拥有,却没有明确规定主体的构成要素和执行主体的地位,实践中造成了乡和村民小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基层干部和农民对土地所有权归属认知模糊,导致土地流转主体错位,基层政府代民做主,农民失去自主选择权。另外,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8,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主要有《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对土地流转的价格、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办法、审批登记程序、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和对侵权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